1 / 8
文档名称:

产品经理新三观数据观格局观细节观.doc

格式:doc   大小:14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品经理新三观数据观格局观细节观.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4/16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品经理新三观数据观格局观细节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品经理新三观数据观格局观细节观导语在扬帆远航的星辰大海上,有人只顾眷恋脚下的礁石,而有人在尝试探索新大陆。数据观:要重视数据,根据数据做决策,用数据说话。格局观:学会换个角度,从战略层面去考虑问题,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细节观:细节决定成败,无数个经过产品经理优化后的细节,堆砌出令人尖叫的用户体验。数据观靠谱的产品经理,不能拍随便脑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以用户价值为中心,学会利用数据来侧面验证产品需求的是否靠谱。数据应该贯穿产品需求从无到有的完整的一个生命周期。网上有很多产品生命周期的讨论,比较形象的一种划分是: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分别代表了一个产品不同的生命阶段。这里不多加赘述,文中提到的生命周期概念,并不是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而是一个产品需求的生命周期,本质是需求的生命周期,并且这个需求的生命周期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开端。根据工作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提炼,我对产品需求的生命周期流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一个产品需求完整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以下九个阶段: idea 产生—需求分析—项目评估— PRD 撰写—需求评审—开发测试—发布上线—运营监控—项目效果后评估。很多公司都会有 idea 的头脑风暴, 有的公司是单独组织一个 idea 讨论会。比如我 2014 年在百度的时候, 就参加过几次这样的会议,那时候的体会是,即使是简单的 idea 讨论,如果有相关的数据做支撑,会让 idea 显得更靠谱和更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很多 idea 讨论会很容易陷入一个困境,就是你还没有把一个 idea 的来龙去脉完整的阐述清楚,就会有人马上打断你,然后从技术实现和产品细节等方面去质疑你。这种 idea 还没讲完就被无端打断的感觉是很不爽的, 并且无序无规则的争论, 会导致会议的效率大打折扣, 很多时候花了很长时间开会也得不出所然,或者得出的会议结论也没有什么含金量。至今觉得百度的 idea 讨论会是做得比较好的,这里也可以简单分享一下百度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地方: 百度为 idea 头脑风暴设定了一些讨论规则,让参会的产品经理有一个基本的讨论框架,然后可以友好的进行 idea 头脑风暴。建立基本的是非判断框架和讨论标准,是会议高效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 idea 讨论五步法: 1. 产品经理要学会倾听。别人在阐述 idea 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让 idea 生产者把话说完,争取把 idea 的基本框架完整的阐述清楚,用户的疑问,很多时候都随着 idea 主流程的展开而解决了,所以讨论会上最好不要轻易打断,要学会倾听。 2. 有序提问和互动。 idea 的主流程阐述清楚后,其他的人再去打断和提问,不要轻易在别人阐述 idea 眉飞色舞的高潮阶段, 给别人泼冷水,因为这样很容易浇灭头脑风暴的火种; 3. 吐槽也要有正确的姿势。自由提问和互动阶段, 分为白帽子& 黑帽子两个维度去评价 idea , 白帽子指的是 idea 值得肯定的方面,是 Idea 的亮点和优势。黑帽子指的是 idea 的缺陷,鼓励大家对 idea 进行吐槽,扣白帽子和黑帽子是整个 idea 讨论会的高潮,哪些 idea 靠谱哪些不靠谱,就在这个 PK 环节一较高下。 4. 雁过留痕,会议记录要做好。阐述 idea 的产品经理,可以在白板上写一下 idea 的框架要点,做好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