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乌塔》的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乌塔》的读后感.docx

上传人:lajie 2022/5/2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乌塔》的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乌塔》的读后感
《乌塔》的读后感
《乌塔》的读后感更新时间:2022-02-17 09:10:05《乌塔》的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肯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究竟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草,情愿当笼中之鸟还是情愿当暴风雨里的雄鹰?
  父母啊,请你们放开你们那暖和的双臂,让我们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在此,我呼吁:希望中国的教化方式来一次大改革,学习西方国家,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乌塔》的读后感5
  前几天,我们学了《乌塔》这一课,我感到惊异:像乌塔这样一般的14岁孩子,竟有实力一个人独自游欧洲!
  乌塔有很强的独立实力,所以她的爸爸妈妈敢让她自己一个人旅游。然而我们的父母亲呢?抱在怀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且我们没有独立性,有的甚至不会整理书包,什么事都让爸爸妈妈帮忙做。我们小孩是一群渴望自由的鸟儿!假如家长都放心让我们去干什么,都不帮我们,我们没了依靠,什么都没人帮忙做,就会学这学那,就会有很强的独力性,可以自己一个人生活了。现在大多家长都这样:让自己的儿女做功课,自己则在那里干家务活儿,假如孩子做完功课觉得无聊,想帮家长做点什么家务,家长会拒绝,叫他(她)去看书,所以这样大家都变成了“书呆子”。
  乌塔的独立实力不知道是我们的多少倍。她一个人游欧洲须要查阅很多国家的资料,还要查很多风景名胜的图片及资料,这样可以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因为自己没有导游。但还有个致命的问题:语言。所以她打算这次旅游用了整整3年时间,假如换作是我们,早就累趴下了。
  所以我们很小就要学会独立生活,不然以后去中学高校上怎么办?还要会理财赚钱,乌塔旅游的钱可不是家人寄来的,是自己打工挣来的。
  读了《乌塔》,我觉得,人,就是要独立。还要会理财赚钱,假如把这些都做到了,那么成为——富豪就不在话下了。
《乌塔》的读后感6
  今日,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一篇课文,那就是27课——《乌塔》。
  《乌塔》主要内容就是讲一个德国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乌塔,她趁暑假游历欧洲,还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各国各地。乌塔有一种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乌塔特别独立。
  假如我和乌塔比较起来的话,那我还差百步之遥啊!有时妈妈提示很多次,让我打算好其次天上学要打算好的文具,但是我还是有时候会忘,不像乌塔那么独立。乌塔不仅独立,还很好学。乌塔用三年的时间阅读了许多有关国家的书籍,真是令我惭愧呀!但我以后会慢慢追上乌塔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了解到外国的父母与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同。外国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独立外出,熬炼孩子的独立生活实力。而中国的父母却让孩子成天在家中学习,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有一点危急的事都不敢让孩子去尝试,都让孩子在家里窝着,当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这就是外国父母与中国父母的差别。
  希望父母多留一点时间,来培育我们独立的实力。
《乌塔》的读后感7
  最近,我们学了很多篇课文,但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乌塔》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八个城市的故事。读完这篇课文以后,我生出好些疑问来:为什么中国孩子不行以独立自主呢?
  经过一番努力,我最终想出了答案:中国父母爱孩子,甚至不让孩子单独出门,而德国父母爱孩子不象中国父母那样溺爱,而是让孩子独立,就象乌塔那样,甚至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的八个城市。
  当我在课文中看到乌塔说出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来自己赚钱打算这次旅行的时候,不禁赞美起来;当我看到乌塔和作者对话时,她又是显得那么热忱,当我看到……
  看完《乌塔》以后,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家里有许多事情明明自己能动手做的,却老是偷懒,动不动叫妈妈帮忙,妈妈希望培育我的独立实力,有时候有意不愿帮忙,我还生气哭泣发脾气,有时还叫年迈的外婆帮忙。和乌塔比起来,差距真的是特别大啊。我想从今日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我都要自己动手,尽力而为,努力把自己也变成象乌塔那样独立能干的小姑娘,今后我也要靠自己的本事去环游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乌塔》的读后感8
  在学校,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乌塔。课文讲解并描述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历欧洲,她从11岁时,就翻阅了许多有关书籍,并且在星期六、星期天,去打工赚钱。
  课文还主要写出了她的独立性很强。我觉得,乌塔是一个很了不得的女孩。在他/她们外国,教化方法和我们完全不同。在外国,父母从小培育他们的独立性。老师也在学校给他们减压力,让他/她们阅读一些异国的书。而在我们中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及长辈的呵护中长大的,在中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父母腻爱孩子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到这里,我却不忍心去指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