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个人脱贫攻坚述职报告
个人脱贫攻坚述职报告
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在县级帮扶部门的帮扶下,在县扶贫移民局等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加、自食其力、开发扶贫”的原则,以重点帮扶村和贫困户增收脱贫年底实现全面脱贫,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生活。二是明确规定帮扶干部要了解驾驭贫困户家庭状况及致贫缘由,依据贫困户的实际状况,帮助制定详细脱贫安排,落实帮扶措施。帮扶干部深化贫困户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解决生产发展、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七)落实扶贫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年终由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对各站办所和各村扶贫开发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对帮扶干部帮扶状况进行督查,年终纳入干部年度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机制,我乡与有扶贫项目的村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明细考核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并将工作完成状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特地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三、工作成效
(一)建档立卡工作
我乡严格根据宣扬发动、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安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步骤,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了3个贫困村和391户1072人的贫困户的识别和建档立卡数据更新工作。同时加强监测评估,对扶贫户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实行了“一户一档”管理,对达到脱贫标准的农户刚好脱贫,对信息有变动的贫困农户刚好录入系统,实现了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牢靠,真正使贫困户得到最大限度的扶持和帮助。
(二)结对帮扶工作
根据干部驻村工作要求,结合“双联”工作及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依据全乡及各村综合条件等状况,根据“不脱贫不收队”的原则,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剑、4个县级部门、乡属单位及村社干部组成的扶贫帮扶工作队和工作组进行全覆盖驻村结对帮扶,县级帮扶部门均派出工作人员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真正做到“一村一帮扶工作组、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达到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的目的。截止目前,全部扶贫工作组成员已经全部到位并分别与贫困户见面,各成员通过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看法建议,了解村情民意,找准贫困缘由和发展瓶颈,从项目、资金、信息、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发展脱贫项目,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4个县级帮扶部门在春节前夕,对我乡35户贫困户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资金1万元。帮扶部门主动为贫困户谋划产业发展,今年对贫困户已栽植的茶园进行了管护和浇灌,帮助群众新栽核桃树30亩,解决支农资金30万元,用于红林村特困村建设,落实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0万元用于王家坪至汪家湾社道硬化,落实资金10万元用于红林村社道建设奖补。为红林村93户贫困户发放鸡苗930只,助力贫困户产业发展。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帮扶部门出资出力,真帮实扶,帮扶干部心系困难群众,为下步脱贫解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扶持工作
我乡将产业发展作为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的重要抓手,根据“农夫自愿、量力而行”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围绕全县主导产业,以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结合我乡的优势产业,提高贫困户的造血实力。今年截止目前全乡新发展茶叶200亩,管护茶园2000亩,新栽植核桃3000亩,其中良种嫁接核桃栽植300亩,发展竹荪400亩,魔芋500亩,肉羊1000余只,生猪7850头,椴木木耳500000棒。下半年安排新栽核桃1500亩,新栽茶叶300亩,管护茶园1万亩。
2014年发放产业贴息贷款1200余万元,2015年目前已发放贴息贷款800余万元,为产业大户创业和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供应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教化培训工作
我乡组织农业技术培训35次,对贫困农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其中包括茶叶种植技术培训、魔芋种植技术培训、核桃种植嫁接培训、银杏管护培训、餐饮服务培训等。累计参与培训210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农业技术培训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个明白人,一个致富能手。
(五)基础设施工作
一是村道硬化工程。、新建碓窝坪漫水桥1座、。,组织群众一事一议新建社道16公里。,。在弓家河村修复水毁路面4公里,便民桥3座,硬化路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