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x

上传人:mama 2022/5/2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
中班数学相识椭圆形教案1
  活动目标:
  1、相识椭圆形,驾驭椭圆形的名称。
  2 、能够辨别出椭圆形物品。
  3、辨别椭圆形的基础上能够勾画出图形。
  4、培育幼儿边操作边讲解并描述的习惯。
4)、活动评价
  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点评进行激励。
中班数学相识椭圆形教案3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运用多种方法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能从生活中找出与椭圆形相像的物体。
  
  阅历打算:师幼共同收集生活中各种的图形实物。
  物质打算:贴有‘各种图形’的展板、教学课件、人手一份圆形与椭圆形卡片、一根小吸管、夹板。
  
  一、以参观“图形王国”的形式,复习已学过的图形。
  师:今日我们来到图形王国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图形?
  二、说出椭圆形的名称,初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师:图形王国里又来了一位新挚友,看!这是什么图形?(椭圆形)它像什么?
  我们还请来了它的好挚友圆形,请小挚友用手摸一摸圆形和椭圆形的边,说说你发觉了什么?
  三、通过操作比较,进一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觉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挚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觉椭圆形比圆形扁。
  2、通过测量圆形和椭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发觉圆形两条中心线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两条中心线折痕不一样长。
  (1)师:我们用吸管测量椭圆形和圆形的红色折痕和黑色折痕,发觉了什么?
  老师提出测量要求:先测量圆形的红线和黑线,再测量椭圆形。
  (2)幼儿动手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3)操作后提问:你在测量圆形和椭圆形折痕中,发觉了什么?
  (4)老师小结: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都是一样长;
  椭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不一样长(一条折痕长、一条折痕短)。
  总结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没有角、只有边,弧线围成鸭蛋圈,圆圆扁扁的。
  四、找寻生活中的椭圆形,巩固椭圆形的特征。
  1、从课件中找出像椭圆形的物体。
  师:小红家里也藏着许多像椭圆形的物体,我们来找找!
  2、从各种生活实物中找出像椭圆形的物体。
  师:请小挚友找找桌面上“哪个东西的什么地方像椭圆形”,找到后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一说。
  师:我们到教室外面接着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吧!
  
  1、区域活动:
  数学区:找椭圆形(供应几何圆形装饰卡,让幼儿找出椭圆形,并进行装饰涂色)
  美工区:椭圆形添画(供应椭圆形的基本图案,让幼儿自由添画)
  益智区:图形棋(投放图形棋,让幼儿通过下图形棋熟识各种图形)
  2、家庭活动:回家接着找寻生活中像椭圆形的物品。
中班数学相识椭圆形教案4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嬉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法。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奇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主动地参加操作,进一步相识椭圆形,培育幼儿扩散思维。
  活动目标
  ,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
  。
  重点难点
  重点:相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
  活动打算
  1各种椭圆形物品若干。(如:椭圆形的盘子、镜子、饼干、哈密瓜、红枣等)
  。
  :可以从圆形变成椭圆形的细铁圈,圆形与椭圆形的图片。
  :地板上画的有圆心的圆形和椭圆形,幼儿测量长度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把圆形变成椭圆形,幼儿视察由圆形变成椭圆形的过程。
  2指导幼儿视察相识椭圆形的形态特征。
  (二)绽开部分
  、比较,绽开探讨,找出椭圆形的特征。
  (1)老师:“小挚友,刚才老师用圆形渐渐地变出了椭圆形,那么圆形和形一样吗?究竟哪儿不一样呢?下面,小挚友自己来测量比较
  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觉。”
  (2)老师指导幼儿用绳子测量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由于幼儿有测量圆形的阅历,所以老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测量,得出椭圆形的特征。
  (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觉:圆形边上随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正圆,椭圆形是圆。
  (4)老师进行小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明幼儿的发觉是正确的。
  2实践应用,视察找寻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