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其家属的.ppt

格式:ppt   大小:1,553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其家属的.ppt

上传人:核辐射 2022/5/29 文件大小:1.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其家属的.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其家属的
一簇蓝色精灵的小确幸
CHENYING0907
2. 心理否认反应
约50%的病人产生心理否认反应。多数病人在入室后第二天始出现,第3~4天达到高峰。由于急性症状略有控制,病人心理上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虽
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其家属的
一簇蓝色精灵的小确幸
CHENYING0907
2. 心理否认反应
约50%的病人产生心理否认反应。多数病人在入室后第二天始出现,第3~4天达到高峰。由于急性症状略有控制,病人心理上否认自己有病或认为虽有病但并不需要住进监护病房,这是一种保护心理防御反应。心理否认反应可以防止过度恐惧的心理。一般持续2~3天,可能有1~2天反复。

忧郁症状一般在第5天以后出现,可见于30%的病人,这是一种心理损失感的反应。病人感到失去工作能力和自理生活能力,忧虑家庭,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过低,消极意念增强,这时医护人员应向病人说明进入监护室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有利于忧郁的消除。

许多病人由于对离开监护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或已对监护病人室产生,在离开监护室时怕不安全产生焦虑反应。医护人员应作好说明,对一些治疗项目不要停用,以解除后顾之忧,减轻病人的焦虑。

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大致可分6个阶段:
 回避期
否认期 
愤怒期 
协议要求期 
抑郁期
接受期

由于入住ICU的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因此患者家属承受着由创伤和治疗所带来的情感痛苦:高昂的医疗费用,无法预测的病情进展,甚至家庭破碎等巨大压力,都会使家属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
人在应激状态下常见的情绪反应大致可以恐惧、焦虑、过度依赖和失助感、抑郁、愤怒、敌意、自怜等。
四. 患者家属的行为表现
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继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报道指出家属的情绪体验可能会影响患者家属对生命终末阶段做出决定的能力;同时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使患者家属产生其特有的行为表现,严重的还会引起情绪暴躁,易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等。

冲动型——闯入ICU奔至患者床旁,
呼喊哭泣 
多疑型——不断询问,对护理工作
产生疑虑 
暴力型——殴打、辱骂医护人员,
无视各项规章制度
自伤型——情绪过于激动,家属自
身倒地晕厥

现代医学所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突出了患者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的人的概念;现代护理模式所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它不仅仅要求护理工作者对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而且也要求护理工作者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关爱和支持。家属的支持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促进其诊疗和康复 。同时 护士对不同背景的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家属的应激反应,满足家属的心理需求。
1 .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灵活运用心理护理
学会转移性发泄,当受到委屈时,应当以工作为重,先包容一下,事后再找人倾诉。
2  .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恰当的语言技巧 
护士在ICU有可能是第一个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人,在做出准确的判断、急救配合的同时,还
有可能是第一个通知家属的人,患者的病情描述
应简要、得体。
3 . 发挥集体的力量,稳定家属情绪 

当遇到有医疗纠纷或不讲理的家属,应及时通知领导,或请同事帮助解围,继续抢救治疗工作。
4 . 有预见性的防范措施 
针对ICU环境的特殊性、病种的复杂性,对于可控制的因素,可进行预见性的防范。










例1:
患者,男,45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带气管插管返回病房,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全麻清醒后剧烈躁动,险些将胸腔引流管拔出,随之出现低心排症状,夜间多次镇静,效果不佳,待病人稳定后,于次日上午9点拔除气管插管。询问后得知,患者对时间、地点定向力消失,不能回忆手术当***形。结合患者病情判断可能系术后谵妄。
例2:
患者,女,29岁,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