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PESTEL分析的重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消费升级的持续发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扶持内地城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重庆是其中较为突出的城市之一。本文运用PESTEL
(三)重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社会因素
重庆的总人口达到了3 000万,在近年来已经跻身于准一线城市。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是消费者的购买力逐渐增强,对于某些海外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有所提高。在“中国十大最具有前途城市”评选中,重庆凭借飞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前途的城市之一[4]。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变动下进行的,传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专业人才。跨境电子商务与国内电子商务的不同之处在于,要求从事者具有更高的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为开拓这一领域,近年来,重庆许多高等院校及职业学校都创建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或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让在校学生感受到真实企业内部的运作模式,熟悉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流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通过统计分析重庆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消费者群体发现,中青年群体的消费理念较新、收入水平较高,购买欲望明显强于其他群体,对国外商品的接受度较高。未来,会有更多的重庆企业及个人将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进出口贸易活动[5]。 (四)重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因素
技术创新是推动重庆跨境电子商务更上一层楼的核心动能,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对未来跨境电子商务有着积极作用。
一是建立平台,2008年,重庆设立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主要包括空港和水港两个功能区。囊括了整个西部地域的航空枢纽和中国内河航运最大港口,是我国首个内陆型保税港区,并逐步升级成为具有跨境电商、保税+展示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的全生态港区。至2019年,已有超过1 800余家企业落户,创造了逐年递增的贸易总额,影响力逐步扩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国际贸易物流基地。此外,团结村铁路口岸、西永综保区等跨境平台也聚拢了大量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依托口岸聚集优势,促进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发展,汇集了全市80%的交易总额和企业数量。二是拓宽渠道,在社区和下级行政单位设立跨境电商授权服务站,实现跨境电商走进农村,丰富进口商品销售路径。三是优化结构,以中欧班列通道為突破口,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纵深发展。四是加强服务,打造智能一体化口岸,实现高效化运作,达到48小时内携货入区,24小时内完成申报并开始销售,同时间内发出订单,%、%的硬性标准。
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和便捷化也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可供企业和消费者选择的交易方式越来越多。重庆本地支付方式易极付也在2014年拿到了跨境支付牌照,为重庆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扫清障碍。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有着推动作用。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等大型云端对于数据的处理和运用都已日趋完善,在电商的发展过程中已有大量的成功案例。跨境电子商务的前进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