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类学与世界民族 1 、民族中心主义: 也叫“我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是自然的、正常的和优秀的,自己的文化高于其他一切文化的思想。- 对比--------- 文化沙文主义--------- 种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 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全盘赞同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 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是非不分的虚无主义文化整体观: 首先指的是人类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 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其次, 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 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再就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的角度看, 都比其他学科广阔。 2 、 1. 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文化普同观;文化适应观;文化整合观 2. 简述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1 ). 田野调查法, 也称为田野工作, 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是文化人类学家了解人类行为和收集文化资料最常采用的基本方法。(2 ). 背景分析法, 也称社区关系研究法, 人类学家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的行为时, 往往会把该行为与更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也就是用背景构架来解释这些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3 ). 跨文化比较法, 也称为交叉文化研究法、泛文化研究法等, 指的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 把抽样的资料作统计分析, 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 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4 ). 主位与客位研究法, 主位研究法也称为自观研究法, 即站在局内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客位研究法也称为他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5 ). 小传统与大传统研究法,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 即指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发明者和支撑力量的文化; 所谓“小传统”, 则是指“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 即指的是乡民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文化。 3. 什么是大传统和小传统?他对研究中国的民间文化有什么意义?试举例说明。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即指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发明者和支撑力量的文化;所谓“小传统”,则是指“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即指的是乡民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文化。 3 、如何理解文化特殊论和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特殊论:“每个文化集团(族体)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一部分取决于该社会集团特殊的内部发展,一部分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外部影响。”因此, 世界各地相似的文化现象不能用传播论或进化论来解释, 正确的做法是重建该文化所走过的独特的道路,因为文化有其特殊性。文化相对论: 各民族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必须反对“欧洲中心论”以及“白人优越论”。论述题: 我们该如何理解世界上多元的族群与文化?文化多样性,文化相对论及本地人的观点 1 文化多样性多元文化主义 2 文化特殊性本文化和异文化跨文化比较 3 文化相对主义 4 文化整体观 1 文化多样性: 由于各自的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同时文化也有相通的共性整体性:又称系统性原则。将对象看作一个由众多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系统,把对象视为一个对立统一的,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整体。人类学的整体性原则意味着, 当人类学要研究人类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时, 都要着眼于与它有关的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文化整体观: 首先指的是人类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 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其次, 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 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再就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无论从地域还是从时间的角度看,都比其他学科广阔。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的基本论点是﹐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他们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时常会有象征该民族文化中最主要特征的“文化核心”。跨文化比较:跨文化研究是两个或更多的社会间的比较, 也称泛文化比较。这是人类学中文化进化论者广泛使用的方法, 运用传统的历史资料和第一手的民族志材料来提出和证明他们的理论观点。 2 本文化: 本土文化并非传统文化,它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