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读石门有感石门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4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石门有感石门读后感.docx

上传人:江湖故人 2022/5/30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石门有感石门读后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石门》有感
庚子年春夏之交的一个晚上,我从故纸堆中觅得一首描写家乡风貌的古诗,欣喜之情好比是发现了新大陆。
石门
松老桥边春水痕,羔羊塘外晚烟昏。
寒深二月青犹锁,十里枯桑过石门。
这首诗出自清代乾嘉年间的江苏学者焦循(176
读《石门》有感
庚子年春夏之交的一个晚上,我从故纸堆中觅得一首描写家乡风貌的古诗,欣喜之情好比是发现了新大陆。
石门
松老桥边春水痕,羔羊塘外晚烟昏。
寒深二月青犹锁,十里枯桑过石门。
这首诗出自清代乾嘉年间的江苏学者焦循(1763年〜1820年)写作的《雕菰集》,虽然是举人之身,但是无意于仕途,写了很多书,一生著述等身。这首《石门》所写的、'石门〃就是清代浙江省嘉兴府石门县,原是后晋天福三年(938)所设的崇德县,清初因避清太宗皇太极年号由崇德县改为石门县,民国三年复称崇德县,1958年并入桐乡县,原县城今称崇福镇。
焦循写这首诗的机缘和他的好友阮元有关,阮元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迸士,一生平步青云,官运亨通,阮元出任浙江时曾经邀请焦循同游淅江。阮元曾经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月出任浙江学政,并邀请焦循同游浙江,但是其同年九月就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焦循与阮元同游浙江应该不是乾隆六十年。后来,阮元两次出任浙江巡抚,分别是在嘉庆四年至嘉庆十年(1799年—1805年)与嘉庆十三年至嘉庆十四年(1808年—1809年),所以阮元邀焦循同游浙江的时间应该是在阮元出任浙江巡抚期间,也就是1799年至1809年之间,所以这首《石门》应该写于1799年至1809年间。
(焦循,清代哲学家、数学冢、戏曲理论家)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见一18世纪末的一个早春二月,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大叔焦循作别贵为浙省督抚的扬州同乡好友阮元,坐船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先过松老桥再到羔羊塘,熟悉桐乡地理的入一定知道这是北上。焦循一早从杭州巨程,好友阮元一定也是给足了他从杭州到扬州的盘缠,安排了''专船"护送,出了杭州城,过了塘栖镇,经过湖州府德清县的***村,不一日就到了嘉兴府石门县境内,迎接他就是松老桥。原来他一日就经历了杭嘉湖三府,看到石门县早春景色,而且他到石门县时已经是黄昏,他应该没有夜宿石门县城,只是匆匆经过,望着羔羊塘外的炊烟袅袅,他心知这里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