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完整版)教师招聘简答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完整版)教师招聘简答题.docx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2/5/3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完整版)教师招聘简答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20
教育学
近代社会教育特点:公义世法
简述赞可夫提出的五条讲课原则
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过程原则;是全部学生包含“差生”都获取一般发展的原则。
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育人的活动
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由特地的教师负责,见效好
能有效协调解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样因素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拥有加快个体发展的特别功能
对个体发展拥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拥有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个性提素创两全
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是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要点的教育。
8/20
师生关系的基本种类有:专制型、任凭型、民主型师生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灵魂与统帅
智育——前提和支持
体育——物质基础
美育——动力作用
中小学体育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体质、增添健康水平劳动技
术教育——综合上述教育的作用
试述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着的人,要用发展的看法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
是有规律的;学生拥有巨大的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学生是独到的人;学生是圆满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到性学生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学生是拥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脑筋以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
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年“壬寅学制”,固然正式宣布,但未实行。
1903年“癸卯学制”,第一部国家宣布并实行的学制,是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标记。
8/20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蔡元培校订并宣布,第一次男女同校,第一个拥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
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特点)“传道者”角色;
“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教育讲课活动的
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父亲母亲”和“朋友、知音”的角色;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办性;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长远性和间接性;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就的集体性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9/20
教师的知识修养
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广博的科
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
教师的能力修养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讲课的能力;自我
调控和自我反省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职业心理健康
崇拜的师德;欢欣的感情;优秀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品。
教师如何热爱学生?两爱两全两解一情绪
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联合;
把爱与尊敬、相信相联合;
要全面关心学生;要关爱全体学生;
理解和宽容学生;解下学生;
对学生要保持踊跃、坚固的情绪。
教师专业发展的门路。
师范教育、入职培训、任职培训、自我教育、跨校合作、专家指导、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样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等。
简述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门路
10/20
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使与保障增强教师教育;拟定法律法例;供给经济保障;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擅长学****恒与研究、勤与反省、勇于实践。
简述优秀师生关系建立的门路和方法。
教师方面
认识和研究学生;建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己的素质;尊重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弘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交流,擅长与学生交往;正确办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增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学生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教师。
环境方面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保证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
整性和贞洁性;增强学风教育,促使优秀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
个优秀的学风气氛下健康的学****br/>简述我国新(理想)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社会关系:民主相同
教育关系:讲课相长
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师生关系的内容:讲课上授受关系;人品上相同;道德上互相促使
、过程与方法、感神情度与价值观。
12/20
新课程构造的内容。整体设置九年向来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乡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