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发展性学生评价模式.docx

格式:docx   大小:164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展性学生评价模式.docx

上传人:hqqs10 2022/5/30 文件大小:1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展性学生评价模式.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发展性学生评价模式
新课程视野下的学生评价观
引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存在的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即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因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个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虽然教师担负着发展学生潜能的责任,但是很少有教师真正思考过人类学习潜能——智力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智力理论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于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点则被定位于追求优异的语文和数学表现;而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显然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和评价关注的重点。因此,多元智力理论拓展了教师的“智力观”,课程功能由此开始发生根本的转变,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进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教师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发挥,实现个人价值;而且,教育还是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从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这些教育观也深刻地体现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思想,即关注评价的教育功能,发展和发现学生身上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等等。
可见,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评价思想与新课程中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相一致,并为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与支持。而且,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智力观”和“教育观”,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
二、新课程视野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特点
通过以上对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基础——多元智力理论对新课程视野下学生评价的启示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视野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一)发展性是新课程视野下学生评价的首要的和根本的特点
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倡导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指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发展性学生评价中,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一切评价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作为出发点,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改变过去只片面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应该贯穿于教育评价活动的始终。孙会娟. 中学物理教育中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年5月. P9~17
1.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