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旧城改造规划探讨
城市旧城改造规划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越来越现代化,而对于城市的旧城改造就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对于旧城改造方式越来越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对于旧城改造都要强调综合规划、综合改造和综合效益。本文对城市旧城改造规划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城市旧城改造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通过旧城改造规划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化解用地供需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旧城改造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城市建设的资金有限,旧城改造的资金更为短缺,因此, 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都要根据各自的财力、物力情况,从实际出发,解决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地说,旧城改造还是要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渐改造的原则。改造的重点是危险房、棚户集中地段,市政公用设施简陋、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大城市的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 已经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近几年来,有些地方和单位,在新建或改建住宅时,没有相应地建设基础设施,积累了新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改善和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应当进行有计划的改建、扩建和新建。
衡量旧城改造的效益,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相协调的综合效益为准。在旧城改造资金短缺的条件下,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与其它各项事业一样,要注意经济效益, 同时也必须注意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当然,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片面地强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以免影响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活力。但是,当前的问题是要防止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近年来,有些城市和单位在旧居住区的改建中, 以多出房为目标,片面追求余房率,在改造地段的选择上挑肥拣瘦,把一些不应改造的房屋拆除了,而把一些迫切需要改造的地段抛在一边,在旧居住区改建中甚至随意更改规划要求, 取消必要的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或者只建住房,不相应地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等。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做法,不仅不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反而给当前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给今后的改造带来困难。这种做法应予以制止。我们所要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相协调的综合效益;当然,这种综合效益不是三者的平均分配,而是要结合各类城市、各个改造地段的具体条件, 进行具体的协调和平衡。
旧城改造的标准和速度要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要与国家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城市中旧居住区和住宅的改建,应当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多种标准,把改善、改建、整治和改造结合起来,不宜强求一致。例如,有些城市对那些房屋质量一般,数量比较大,但还不是危险房的旧居住区和旧住宅,在近期内加强维修,并积极改善供水、排水、道路、绿化、商业网点等条件,争取再使用一段时期。有些城市将一批年久失修的破旧房或危险房, 在近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