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49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文档百货 2022/5/30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溶液学问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学问点,溶液,初三化学
初三化学溶液学问点总结 本文简介:中考化学溶液学问点总结溶液的概念和根本特征一、溶液的概念 分子或离子
很多分子的集合体
很多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
通明均一
浑浊、不均一
浑浊、不均一
久置后的改变
稳定不变
沉淀
分上下两层不稳定
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多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3.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②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
乳化作用如何判别?
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有本质的区分、
溶解过程的热现象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改变。
1.溶质的分子向水中扩散:放热。
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吸热。
汲取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汲取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提升。
常见的吸放热溶液:
1、
***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不变
2、
***铵溶解时汲取热量










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时放出热量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概念
〔1〕饱和溶液:在必须温度下,在必须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必须温度下,在必须量的溶剂里,能接着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必需指明“必须温度和”和“必须量的溶剂”

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或者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是在必须条件下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必须是饱和溶液
2.相互转化


此条件适用于大多数固体

熟石灰〔氢氧化钙〕在必须量水中的溶解量随温度提升而降低











判定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必须温度下参加某物是否能溶解。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的关系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势必的联系,不能依据溶液的“浓”“稀”来判定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质、溶剂、温度一样时,饱和溶液才必须比不饱和溶液浓。
溶液的溶解度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必须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1
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①条件:在必须温度下。不指明温度,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标准:在101g溶剂。比拟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需要等量溶剂。
③状态:到达饱和时。
④单位:以克为单位。
参照溶解度概念分析“36
g食盐溶解在101
***中,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这句话应怎样改正。
1.影响因素:影响溶解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