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范本.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范本.docx

上传人:飞鱼2019 2022/5/30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范本.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编号:CNCA02C-060: 2005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汽车内饰件产品
2005-10-10 发布2005-12-01 实施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适用范围
.认证模式
认证的基本环节
认证整改结果均合格,经认证机构评价后颁发认证证书;逾期
不能完成整改,或整改结果不合格,终止本次认证。
认证时限
认证时限是自正式受理认证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所实际发生的工作日,包括产品抽样检测时
间、工厂审查时间、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时间、证书制作时间。
产品抽样检测时间自样品送达指定检测机构之日起计算,检测周期不超过20 个工作日。
工厂审查后提交报告时间一般为 5 个工作日,以检查员完成现场审查,收到并确认工厂递交的
不合格纠正措施报告之日起计算。
认证结论评价、批准时间以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5 个工作日。
获证后监督
监督的频次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第 12 个月起进行第一次获证后监督,此后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获
证后监督。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 或者用户提出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责任的;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本规则中规定的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有足够信息表明制造商、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
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监督的内容
监督的方式是: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产品抽样检测。
为方便委托人,产品抽样检测的结果也可以作为确认检验的结果。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由认证机构根据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对工厂进行监督复查。 《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要求》规定的第 3 , 4 , 5, 9 条是每次监督复查的必查项目,其他项目可以选查,每4 年内至少覆盖
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每个加工场所监督复查的时间一般为 1 至 2 个人日。
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
监督时在加工场所对获证产品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
产品抽样检测
在监督时进行抽样。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抽样方法
及试样规格见 。对抽取样品的检测由指定的检测机构实施。抽样检测项目依据本规则中的 。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监督复查合格后,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使用认证标志。对监督复查时发现产品本身存在不 符合的,视情况作出暂停或撤销认证的决定,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对质量保证能力有 不符合项的,应在 3个月内完成纠正措施,逾期将撤销认证证书、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
.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的有效性
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不规定证书有效性截止日期。证书的有效性依赖认证机构定期的监 督获得保持。
认证证书的变更
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如果其产品发生以下变更时,应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
1)增加/减少同一单元内认证产品;
2)获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结构、制造工艺和供应商等发生变化;
3)获证产品的商标,委托人、制造商或工厂信息(名称和/或地址、质量保证体系等) 发生变化;
4)其他影响认证要求的变更。
认证机构应核查以上变更情况,确认原认证结果对认证变更的有效性;需要时,针对差异进行
补充检测和/或工厂保证能力审查;合格后,确认原证书继续有效和/或换发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
按《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间及认证证书注销和撤消后, 产品不得出厂、进口。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
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
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
本规则覆盖的产品不允许使用任何形式的变形认证标志。
加施方式
可以采用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和印刷、模压认证标志中的任何一种。
采用印刷、模压认证标志时, 还应在标志周边适当位置注明产品的工厂代码。标志使用方案应
报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发放与管理机构核准。
加施位置
应将认证标志加施在部件主体的适当位置或其最小外包装上。
. 收费
CCC 认证收费涉及申请费、产品检测费、工厂审查费、批准与注册费(含证书费) 、监督复查 费、年金、认证标志费等,具体费用由认证、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收取。
附件 1
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
产品描述 ( 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
单一材料
产品名称;
材质;
正面颜色及厚度;
编织 /制造方式。
层积复合材料
产品名称
各层材质、厚度及编织/制造方式;
排列方式;
加工工艺;
表层颜色;
内饰零件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