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某公司考核管理实施细则办法(docx 49页).docx

格式:docx   大小:90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某公司考核管理实施细则办法(docx 49页).docx

上传人:916581885 2022/5/30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某公司考核管理实施细则办法(docx 49页).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考核管理实施细那么方法
奖励条款
为明确奖惩的目的、标准和程序,更好地标准员工的行为,鼓励员工发奋向上,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
奖励的方式分经济奖励和精神奖励,可合并执行。
员工有以下行为之一者给予嘉奖,、防止重大环境事故或者在事故初期果断处置,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减少事故损失奉献者,对相关人员予以重奖。
9、公司年度平安奖的考核方法
1〕年度发生公司级〔含〕以上事故,取消本部门年度平安奖金总额50%。
2〕本年度发生定性为装置〔中心〕级事故,取消本部门年度平安奖金总额的20%。
3〕本年度发生定性为装置〔中心〕级的未遂事故,取消本部门年度平安
4
奖金总额的5-10%。
4〕发生各类事故〔含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取消本年度平安奖,部门相关管理人员按管理责任相应扣罚平安奖。
5〕本年度长期休病假人员、各类事假人员按年度出勤比例下发平安奖。
6〕各部门副职的平安奖金为正职的80%。
10、安环部每半年组织一次平安记录台帐等根底资料评比,对优胜装置〔中心〕除按专业考核外,给予平安工程师加奖;检查问题较严重的装置〔中心〕考核平安工程师。
11、基层部门协助安环部完成各项平安环保工作的,对相关人员进行加奖。
12、各部门做平安、环保、交通等宣传画板、投搞平安征文、平安论文的,经评定按一、二、三等奖加奖,一等 1000元、二等500元、三等300元。对未按要求作的,扣奖500元。
13、对各装置〔中心〕半年时间平安生产无事故〔事件〕和各类平安环保各项评比优胜部门的给平安工程师奖励1000元/次。
14、公司组织的平安演讲、平安经验分享等活动,对参赛选手分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
15、各类奖励事件未包含在此考核细那么内的,将参考本细那么相近条款或其它管理规定的条款执行。
其他奖励
16、公司开展的各项表彰活动。公司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公司通报表扬,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含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
17、连续三年获得公司年度先进个人称号者,给予一次性奖励3000元/人。连续五年获得公司年度先进个人称号者,授予模范员工称号,再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人。
18、公司为家庭生活贫困、突发重大疾病或受到重大意外伤害的员工提供生活补助、经济援助和医疗救助。具体实施方法按办公会意见决定。
5
处分条款
惩罚的目的在于促使员工到达和保持应有的工作水准、提醒员工严格贯彻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惯,提高自我约束力,以确保公司各部门高效工作。
对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应给予以下处分或其他处理,承当相应责任。
〔一〕处惩。分为四种:警告、记过、撤职、辞退。
1、受到警告处分的,扣发处分决定生效当月绩效薪金,一年内不得不得评选先进,且当年绩效考核最高为良好。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应当承当全部赔偿责任。
2、受到记过处分的,扣发处分决定发生效当季度绩效薪金,当年不得参与薪酬调整,且当年绩效考核最高为合格。
3、受撤职处分的〔针对行政职务管理人员〕,受撤职处分次月按撤职后岗位位薪金发放,并扣发处分决定生效当年六个月的绩效薪金,且当年绩效考核为不合格。
4、受到辞退处分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理。构成犯罪的追究法律责任。
当月行政考核处分额度缺乏时,不累计到下月〔不含造成经济损失应赔偿局部〕。
其他处理
1、通报批评,计入当月绩效考核内。
本条款所列的各项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警告处分
〔一〕行政人事
驾驶员不服从车辆调度和队长调派,不准时出车,日常养护不及时,车辆卫生差,不提醒用车人如实填写行车记录或伪造行车记录。
无故旷工半天。
6
面试人员超出权限,对应聘者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
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没有按岗位职责标准和要求完成。
未按规定要求对应聘者的学历、学位、职称、专业证书、身份证等进行校验,对应聘者相貌仪容、身体状况等把关不严,有明显不符,未经特殊说明请示批准而录用。
未按要求和程序组织高校宣讲会,宣讲内容不准确,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未告知入职需将社保与公积金必须调入我司账户、提供劳动合同解除证明等,影响员工正常上岗。
面试人员仪表言行不标准,面试结论不公正客观,与应聘者相识未主动回避,随意向应聘者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初试时未主动回避薪金问题。
对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员工,未能及时与新员工联系、确认,并及时将情况反响到用人部门及主管副总。
未按时督导、跟踪、考核各部门培训实施情况,考核人员情况不明确、不全面。
未按规定审核外派培训生情并跟踪外派培训效果,导致未能及时建立培训档案。
员工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