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护理工作的预防和处理
吴天阔(河南程功律师事务所律师)
护理纠纷预防处理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参与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危重症的抢救等,,重视护理工作在预防医患纠纷中的作用,对于减少医患纠纷,,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从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北京协和医院老前辈张孝骞
一、护理纠纷定义的初探
定义:护理医疗纠纷,实质上是医疗单位在履行医疗服务合同过程中,因护理行为这一特殊领域的侵权行为引发的医疗纠纷。
护理纠纷发生概率排序
1、服务态度
2、沟通交流
3、护理管理
4、费用管理
5、违反规章
6、患者误解
7、专业技术
8、职业道德
二、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
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一;
违反医疗护理卫生法律、% ,常见情况包括:不认真执行医嘱,患者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未遵医嘱擅自给患者用药;让患者家属替做部分护理技术操作;违反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未严格执行护理常规,特级护理、一级护理未按要求执行,护理工作不到位;违反部门规章,有时脱岗干私事;
产生的原因二
缺乏爱岗敬业责任心和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不按护理常规严格执行,护理人员观察病情不仔细,尤其是对危重症、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及有引流管、输液的患者,工作中疏忽大意,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未准确、及时地执行治疗,护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患者受到伤害而增加痛苦,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在医疗事故护患纠纷争议案中,病历是护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医方举证的重要资料,是判定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发生医疗事故护患纠纷时,护理病历记录中如果存在涂改、记录不及时、不客观真实、不完整全面、不规范的情况,尤其是危重症患者记录单的记录,医院只能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
产生的原因三
未履行告知义务在引起护患纠纷争议案中,在患者入院时、治疗护理过程、患者出院时未履行告知义务。常因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接受治疗护理的目的、有关治疗用药情况及副作用,未履行签字手续以及未告知应该承担的风险等而引发纠纷。
以人为本服务意识较差护理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要树立人文关怀、优质服务的意识。在护患纠纷案中,个别护理人员对患者或家属的提问态度生硬、冷漠甚至不耐烦,对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常因患者得不到满足而引起护患纠纷。
产生的原因四
护理管理存在缺陷在医疗事故护患纠纷争议案中,因病房医疗抢救用物准备不齐全、术前手术器械准备不充分、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未及时维修等原因而耽误治疗,影响抢救工作的开展;后勤保障不到位,病房管理混乱,贵重物品丢失,病区不安静影响患者的休息等也可引发护患纠纷
三、护理纠纷的防范
(一)、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工作职责。
第一,科室负责人利用早会、业务学习等时间,反复强调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警钟长鸣,要求每位医护人员恪尽职守,防患于未然。
第二,定期对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训练、业务学习、考试、操作技术考核等,不合格者不上岗。
第三,合理安排班次,工作相互协作,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如每天安排一个备用班以应急,将先上夜班改为先上晚班,保证了倒班人员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便精力充沛应对繁杂的护理工作。
第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执行制度不严格和违反操作规程是引发医护纠纷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严格交接班制度,如病区内需重点观察和护理的对象的病情、特殊治疗、护理需求、存在的高危因素等详细进行交接,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排查护理隐患,护士长对此抓落实。各班次下班前回顾、反思、,护理部与护士长经常到病房了解护士与患者的交流及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
1、一切让患者满意是我们的宗旨,患者入院护士送上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份关爱、一杯热水。
2、注重健康宣教,加强护患沟通。及时满足病人就医后急切了解病情、治疗方法及疗效的心理。
3、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到有求必应。护士主动去适应病人,护士长每日到病房对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服务不到位、态度差者按照医院制度严肃处理,使每位护士从思想上、观念上、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