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得真不错,我总是爱看书。由于我从书本里明白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经常会为了一个(故事)情节而陷入深深的深思。似乎一个学者,一个哲学家在领悟一道人生真谛。所以每读完一本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由于天空高远而看不到终点呢?
(三)课文分析
“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5
?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奇妙莫测,奋飞时气概壮丽。__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丽。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奇妙、飞腾时气概之壮丽,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雄奇壮美的画卷。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怪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回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剧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白什么道理?
说明白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肯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那么人对事物的熟悉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由于天空高远而看不到终点呢?这说明人对事物的熟悉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熟悉也是有局限的。
6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课文字词详解
庄子与惠子游于①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②是鱼之乐也。”
①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②是:这。
惠子曰:“子非鱼,①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②固不知子矣;子③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④全矣!”庄子曰:
①安:怎么。②固:当然。③固:原来。④全:完全,确定(是这样)。
“①请循其本。②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③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①请循其本:请允许我追溯话题本原。请,请允许我。循,追溯。其,话题。本,本原。②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欢乐的”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欢乐的。云者,如此如此。③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二)重点句子翻译
,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闲适得意,这就是鱼儿的欢乐呀。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欢乐呢?
7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原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欢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或: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欢乐的”等等,那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欢乐而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课文分析
“出游从容”的鱼儿很欢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熟悉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欢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欢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在濠水的桥上感到鱼的欢乐的,否则哪能见到鱼的欢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