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扶贫经验材料
紧紧环绕教育脱贫攻坚验收指标,环绕义务教育有保障,狠抓控辍保学、贯彻学生资助、推动项目建设。近日,xx教育和体育局三措并举,夯实开展教育脱贫攻坚问题整治清零行动。
狠抓控辍保学。教体局印发了《xx教育和体实”贯彻政策。,全县各学段教育资助政策实行率达100%,涉及资金万元,惠及学生28581人次。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计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84名,发放助学贷款万元。将教育扶贫救济基金纳入“惠民一卡通”管理,实行资金发放“一人一卡”制,为1212名建档立卡学生发放教育扶贫救济基金万元。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筹划,覆盖率达100%,3791名学生成受益主体。
“心贴心”服务学生。积极开展“教师走访”、“1+1”结对帮扶等活动,对全县604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分别安排1名帮扶教师进行帮扶,定期走访,适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立即疏导,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增进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成长。依托留守小朋友之家、少年宫、心理征询室、图书室等平台,开展社团、“学生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40余次,帮扶学生和被帮扶学生共结成帮扶对子560余对,真正做到不抛弃一种孩子。
教育是贫困学生变化命运、实现人生出彩的主线之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脱贫攻坚教育为先,积极践行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将来的理念,突出精确施策到点、帮扶措施到位,强化“生活资助、励志疏导、学业教导、职业引导、家校联动”五大举措,让每一种贫困家庭学生所有能享有到经济资助,亲身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爱,保证教育扶贫“学有所成”帮扶工程获得实效,让每一种孩子的人生所有能出彩。
一、扩面增效,做好教育扶贫加法教育扶贫加法就是助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资助做加法。
惠民资助不遗余力。坚持应帮尽帮、应免尽免、该贷则贷的原则,xx县县委、县政府特别关怀注重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扶贫资助政策。投入资金万元,受益学生283149人次;投入资金万元,受益学生298600人次;投入资金万元,受益学生288120人次;投入资金万元,受益学生427575人次;投入资金万元,受益学生421974人次。春季学期投入资金万元,受益学生33029人次。
补齐资助政策短板。从春季学期开始,实行“补天窗”政策,补齐国家政策短板,统筹安排资金对国家资助政策没有覆盖到位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全覆盖资助,补齐非寄宿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能享有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的政策天窗、弥补非普惠性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不能享有资助的政策天窗,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县财政投入资金万元,受益学生13719人。,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中考报名费万,受益学生3436人,免除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科书和教辅材料费万元,受益学生24778人次。为保证资助不漏掉一人,秋季学期,xx县对劝返复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和我县户籍在县外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补发资助金万元,资助人数1062人。目前,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所有享有了国家规定的教育扶贫资助政策。
控辍保学凸显成效。一是对全县6-16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专项摸
底排查,构建了精确精细的动态大数据管理机制。二是全面实行“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驻村干部、驻村扶贫队长-村民”和“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双线控辍”机制,大力推动“三帮一”劝学行动。为实现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零辍学,秋季学期,xx县在“三帮一”劝学基本上,再次实行“四包一”(乡镇负责人、村委负责人、学校领导、班主任或教师包劝一名辍学学生)、“三签字两盖章”(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委党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分别签字,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分别盖章)的举措,全面排查自以来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获得明显效果,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189名所有劝回返校就读。同步对生活无法自理的适龄残疾少儿积极开展残疾小朋友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活动,协助715名残疾小朋友实现就读,其中498人(特校59人,一般学校439人)残疾小朋友实目前校就读,送教上门217人。目前,全县没有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辍学。
二、降负保学,做好教育扶贫减法教育扶贫减法就是帮贫困家庭学生心理承当做减法。
励志教育常抓不懈。相称一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存在自卑、自闭心理,严重影响学习和成长。对此,全县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励志教育,召开教育扶贫“学有所成”专项帮扶教师培训会、学生会面会和座谈会10815次,组织励志专项班会2881次,开展贫困家庭学生心灵教导73648人次。结对帮扶精确到位。建立精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