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应用题.doc

格式:doc   大小:1,59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应用题.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5/31 文件大小:1.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应用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归一问题应用题
三、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8÷2=14(只),鸡与兔脚数就相等,兔的脚是鸡的脚4÷2=2(倍),于是鸡的只数是兔的只数的2倍。兔的只数是
  (100+28÷2)÷(2+1)=38(只).
  鸡是
  100-38=62(只).
  答:鸡62只,兔38只。
  当然也可以去掉兔28÷4=7(只).兔的只数是
  (100-28÷4)÷(2+1)+7=38(只).
  也可以用任意假设一个数的办法。
  解二:假设有50只鸡,就有兔100-50=50(只).此时脚数之差是
  4×50-2×50=100,
  (鸡数少了).为了保持总数是100,一只兔换成一只鸡,少了4只兔脚,多了2只鸡脚,相差为6只(千万注意,不是2).因此要减少的兔数是
  (100-28)÷(4+2)=12(只).
  兔只数是
  50-12=38(只).
另外,还存在下面这样的问题:总头数换成"两数之差",总脚数也换成"两数之差".
例5. 古诗中,五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五个字;七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七个字。有一诗选集,其中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多13首,?
  解一:如果去掉13首五言绝句,两种诗首数就相等,此时字数相差
  13×5×4+20=280(字).
  每首字数相差
  7×4-5×4=8(字).
  因此,七言绝句有
  280÷(28-20)=35(首).
  五言绝句有
  35+13=48(首).
  答:五言绝句48首,七言绝句35首。
  解二:假设五言绝句是23首,那么根据相差13首,×23=460(字),28×10=280(字),五言绝句的字数,反而多了
  460-280=180(字).
  与题目中"少20字"相差
  180+20=200(字).
  说明假设诗的首数少了。为了保持相差13首,增加一首五言绝句,也要增一首七言绝句,
  200÷8=25(首).
  五言绝句有
  23+25=48(首).
  七言绝句有
  10+25=35(首).
例6 .从甲地至乙地全长45千米,有上坡路,平路,,平路上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下坡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从甲地到乙地,李强行走了10小时;从乙地到甲地,,各种路段分别是多少千米?
  解:把来回路程45×2=90(千米)算作全程。去时上坡,回来是下坡;"一种"路程,根据例15,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现在形成一个非常简单的"鸡兔同笼"+11=21,总脚数90,鸡,
  (90-4×21)÷(5-4)=6(小时).
  单程平路行走时间是6÷2=3(小时).
  从甲地至乙地,上坡和下坡用了10-3=7(小时)行走路程是:
  45-5×3=30(千米).
  又是一个"鸡兔同笼"问题。从甲地至乙地,上坡行走的时间是:
  (6×7-30)÷(6-3)=4(小时).
  行走路程是3×4=12(千米).
  下坡行走的时间是7-4=3(小时).行走路程是6×3=18(千米).
  答:从甲地至乙地,上坡12千米,平路15千米,下坡18千米。
例7. 学校组织新年游艺晚会,用于奖品的铅笔,圆珠笔和钢笔共232支,。,,。问三种笔各有多少支?
  解:从条件"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这两种笔可并成一种笔,四支铅笔和一支圆珠笔成一组,这一组的笔,每支价格算作
  (×4+)÷5=(元).
  。用"鸡兔同笼"公式可算出,钢笔支数是
  (300-×232)÷(-)=12(支).
  铅笔和圆珠笔共
  232-12=220(支).
  其中圆珠笔
  220÷(4+1)=44(支).
  铅笔
  220-44=176(支).
  答:其中钢笔12支,圆珠笔44支,铅笔176支。
例12. 有两次自然测验,第一次24道题,答对1题得5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