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博弈论与经济模型.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博弈论与经济模型.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2022/6/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博弈论与经济模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四章博弈论的成功

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影响之所以逐渐扩大,是由于它可以运用展开型博弈模型,分析竞争性互动的动态特征。
:阻截垄断理论(贝恩,
1956;西罗斯—拉比尼,11
第四章博弈论的成功

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影响之所以逐渐扩大,是由于它可以运用展开型博弈模型,分析竞争性互动的动态特征。
:阻截垄断理论(贝恩,
1956;西罗斯—拉比尼,1962)
假设一个制造商垄断了市场(如同格兰
仕垄断微波炉市场一样),即没有其他制造商生产与他相同的产品。这个制造商的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价格高,需求量小;价格低,需求)。如果制造商以P为产品单价,根据需求曲线,可知市场对于此类产品的需求量为X=13-P。当X>0时,制造此类产品的总成本为C=X+;其中,
是固定成本,X代表可变成本。根据传统垄断理论,如果制造商以X代表产量,则纯利润为:
(13-X)X-(X+)二12X—X2-
2
制造商想知道究竟生产多少产品,可以最大限度获得利润。容易知道,当X*=6时,MaxL(X)=。
然而,根据“阻截垄断理论”,制造商以X0=7代替X”=6,即制造商把产量从6增加至7。将Xo=7代入:12X-X2-,。为什么垄断制造商宁肯降低利润,也要增加产量。
垄断制造商面临其他竞争者企图打破垄断的威胁。假定垄断制造商为甲,企图进入市场的竞争者为乙。乙的生产能力与甲相当,他的生产函数表达式与甲完全相同。乙是否进入由甲垄断的市场,取决于他是否能够获利。
假设甲确定产量X*=6,乙认为即使自己打破垄断,甲的产量仍保持不变。因此,如果乙决定进入由甲垄断的市场,并确定产
量为,乙的纯利润为:
4
L(Y)=(13-6-Y)Y-(Y+)。
上式符合一阶条件,则乙利润最大化,即当Y*=3时,乙可以获得纯利润2・75。因此,乙将进入由甲垄断的市场。(如果甲的产量为6,乙的产量为3,当乙打破垄断后,。)
根据“阻截垄断理论”甲选择X0=7,即确定产量为7,乙认为如果自己进入垄断市场,甲的产量将保持不变。当乙确定产量为Y时,他的纯利润为:
L(Y)二(13-7-Y)Y-(Y+)
0
,乙可获取纯利润。不过在这种情势下,乙能够得到的最高利润仅仅为零。因此,乙决定不进入由甲垄断的市场。
以上说明了垄断制造商为什么以
X0=7代替X*=6。垄断制造商由于增加产量(从6增加至7),。但是,增加产量可以防止其他竞争者打破垄断。从长远看,保持垄断地位可以避免竞争,从而保证获得高额利润。
4
以上涉及到基本问题就是如何阻止其他竞争者进入垄断市场。垄断制造商牺牲眼前利益,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竞争者进入垄断市场,从而获得长期高额利润。在研究和预测垄断制造商控制的行业时,上述模型帮助我们认识垄断实力从何而来。尽管法律禁止垄断,但是,阻止其他制造商进入市场的策略,可以有效地保持垄断地位。因此,根据上述模型便可预测垄断制造商怎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