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问题及改革
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问题及改革
【文章摘要】
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需要分析并总结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环境科学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连接更加紧密,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物流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已经在逐步开展,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1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课程建设等都还处于摸索阶段,面临市场对高质量、高水平物流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专业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经济格局,经济的发展使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从2002年起,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已经陆续开设物流专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从总体上来讲,物流专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传统运输业,如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等的基础上转化形成的物流专业;一类是在工商管理专业平台上构建的物流管理专业。我国物流专业较之发达国家建设较晚,是一门新兴学科,还处于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学体系设置都没能体现物流专业的特色以及系统性,也没有体现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因此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不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就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出现不匹配的现象。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受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对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建设投入较少,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训练场所,也难以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配套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二是高职院校的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程偏少,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还不到整个课程设置的十分之一,这种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闭门教书式的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在进入社会后难以胜任职业岗位。
我国物流专业起步较晚,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面对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多少有些力不从心。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中,很多中老年教师并不是物流专业毕业生,新招生的年轻教师大多都来自物流相关专业,例如交通运输管理、国际贸易、经济学等专业,但是高职院校普遍缺少真正来自物流专业的教师,很多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选择任教这一道路,这就给我国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难题。物流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加之任课教师很多都不是学真正的物流专业出身,这就使得很多教师是一边学习,一边教书,此外,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有限,很多教师难以获得进修机会,这就限制了物流专业师资力量的提升,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
,完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必须要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