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年级下册世界古代史提纲第 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相同地理环境:皆发源于大河流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但是埃及和巴比伦当地降水稀少,水利资源来自其它地区。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代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 今伊拉克境内),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该法典实行“同态复仇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是掌管宗教的祭司;第二等级刹帝利是掌有军政大权的国王和贵族、官吏; 第三等级吠舍包括农民、牧人、工匠、商人等普通雅利安人; 第四等级是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绝大多数是非雅利安人。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不平等的社会等级,遭到了佛教的反对和批判。公元前 6 世纪,佛教在印度半岛的蓝毗尼(今尼泊尔) 创立, 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 得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 主张“众生平等”、“因果报应”“人生一切皆苦”。佛教经典是佛经,佛教主要传播到东亚、东南亚,成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第 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发祥地), 而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多港湾, 商业繁荣, 与亚非四大农业文明不同。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 罗马文明保留了希腊文明的特点, 它们在经济上都拥有商品经济成分,政治上拥有议会的政治体制。在希腊一百多个城邦中, 雅典以其经济繁荣、文化灿烂、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而闻名,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在雅典,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为保证公民能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满足四个条件:雅典人、男性、成年、公民,外邦人、妇女、小孩、奴隶除外。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统一意大利半岛。在向地中海扩张中,罗马和北非商业强国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公元前 27年,罗马的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第 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公元 646 年, 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唐朝回来的留学生, 针对日本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课本 101 页。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 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 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公元 7 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穆罕默德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他的继任者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而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注意:基督教的标志是十字架,伊斯兰教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