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7 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数量将达到历史最高的 765 万,比去年增加 16 万。 据统计,今年的毕业生加上 30万海归和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 有 1000 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岗位。不过,这群“天之骄子”很可能在今年不景气 的2017 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数量将达到历史最高的 765 万,比去年增加 16 万。 据统计,今年的毕业生加上 30万海归和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 有 1000 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岗位。不过,这群“天之骄子”很可能在今年不景气 的就业市场中沦为弱势群体。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就业难题会越来越严峻,归咎于 两大原因,一是院校专业结构畸形导致大量人才过剩;另一个是毕业生对工作的 不认可。
2015 年百度和阿里巴巴宣布减少新招人员即说明,对于今年 1000 万求职的 大学生来说,如果他们不放下身段,执意要进入一线城市的外企和名企,估计大 部分人要碰一鼻子灰。现在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主要表现即为:
1、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 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 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 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 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 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 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 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2、市场预期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 步伐缓慢。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品结构转型 的步伐比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企 业不得已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 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二是部分企业对近期的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 急于消解成本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三是部分企业的 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 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3、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 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对 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在毕业生就业中研究生已越来越“抢手”, 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高校、科研单位、 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 开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这种社会现象致使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 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因而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人为地制造 了就业难。
4、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 难题。毕业生们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 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这就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 的心态仍较普遍,目前毕业生中间以事业发展为重的并不占多数,而是普遍希望 能到那些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等大单位工作,希望能去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