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6/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分析
 
 
 
 
 
   
 
 
 
Summary:目的探讨预防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抽取我中心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间接种百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分析
 
 
 
 
 
   
 
 
 
Summary:目的探讨预防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抽取我中心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300例适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接种处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接种预防措施,比较两组适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种疫苗后,%,%,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适龄儿童局部硬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准确评估适龄儿童身体状况,且注重掌握接种技巧、注射部位和深度选择,可明显减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免疫效果。
Keys: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百白破疫苗以年龄3-24个月的儿童为受众群体,用于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等。儿童接种疫苗后,其体内会产生抗体,保护率可高达95%[1]。然而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依旧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疫苗接种效果。为此,我中心抽取部分接种百白破疫苗的适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探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


抽取我中心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300例适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3-24个月,平均(±)个月;观察组男72例,女78例,年龄3-24个月,平均(±)个月。所有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前体征稳定且不存在发热和局部硬结。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为对照组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前,未分析其基本情况,也没有指定接种计划,只采用常规疫苗接种预防措施。观察组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前,需检查其基本身体状况,规划处理疫苗接种方式,并制定科学规范的接种方案。接种人员需态度温和,动作轻柔。家长保持坐姿,婴幼儿可紧贴其胸前,家长双手分别置于儿童头部和手臂;必要时可夹住儿童双腿,以防其乱动。
[2]
观察两组适龄儿童发热情况和局部硬结发生情况。发热情况分为轻度发热、中度发热和高度发热三种程度,轻度:℃≤体温<℃,中度:℃≤体温<℃,重度:体温≥℃。

,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以P<。

两组适龄儿童发热情况和局部硬结发生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如表1所示。

疫苗接种既会提高受者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也会产生损伤或副作用,即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接种百白破疫苗时,如果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接种人员技术不熟练或缺乏责任心等原因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