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的报告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滞后现状及原因分析、对策
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如雨后春笋,在增强地方综合经济实力、吸纳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在资本运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财务管理落后严重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它未能有力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五个方面),高效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可见,财务管理已经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掌持着企业的经济命脉,但对相当多民营企业来说确是的软肋。
研究内容及结论
大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力度受亲情影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企业货币资金运作常见的问题
(一).家族式、感情用事企业内部管理行为普遍
这类企业在创建的初期,往往都是依靠家庭或家族成员共同经营打天下的,所以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大都控制在老板其家庭或家族成员的手中。另一方面,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这类企业的所有者都会选择自己人来管理一些重要部门,特别是作为直接掌握整个企业的货币资金的岗位——出纳,绝大部分的老板会启用自己的亲戚。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大都为家族成员。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没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凭感情、义气办事,所以在进行企业重大经营战略决策时,很容易用亲缘和血缘代替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多数是业主或家庭所有的自然人产权,缺少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因而制约着企业进一步筹集发展资金,同时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密不可分,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混乱,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容易出现贪污舞弊现象。
(二).职责不清,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监督和牵制机制
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频繁、会计核算简单、会计制度不健全,同时企业老板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往往要求财务人员“一个萝卜几个坑”,有的企业出纳除了办理涉及现金、银行存款的本职业务外,同时还兼保管银行存款全套印鉴、审核会计凭证等会计业务,而有的企业会计,偶尔也收取现金,一个人办理有关现金业务的全过程。加上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牵制机制,甚至有时一人身兼数职,混岗和职能的交叉最容易引起货币资金的挪用和侵吞。企业所有者的“任人唯亲”,导致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有的会计人员“半路出家”,业务不精通,方便那些“有心人”利用各种手法贪污现金。比如:利用工作之便,少开收据,隐瞒收入;涂改原始凭证的金额,达到多支出的目的。
(三).缺乏货币资金核算办法和控制制度
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与管理财务数据,绝大部分人员和时间投入在处理会计凭证、制作财务报表、报销费用及应付工商、银行、税务等事务性工作上。财务部门的工作结果是各种财务数据报告,至于这些数据报告意味着什么,如何能够为企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