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暑事故的预防
一、什么是中暑事故
(一)中暑事故的观点
中暑是指人在骄阳或高温环境里,体内热量不能实时散发,
惹起机体体温调节机能挛又称热痉挛,大量出汗止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惹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强烈的头痛、头晕、呕吐、耳鸣、眼花、浮躁
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倒,体温可轻度升高。
上述情况以热射病最为严重,以热衰竭较为常有,但往往归并出现。
二、怎样预防中暑事故
(一)保障必备药品
夏日训练要备好防暑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万金油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分的水和饮料。如果长时间在骄阳下劳作,要戴草帽、打伞遮阳并注意准时歇息。
(二)保证必须饮水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出汗较
多时可适合补充一些盐水,填补人体因汗而失去的盐分,喝
盐水时,要少量、多次,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此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觉疲倦疲备,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夏天的季节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
80至90‰,都能够用来补充水分。此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知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三)保持必要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觉疲备。充分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获得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举措。最正确就寝时
间是22时至23时,最正确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电扇下,免得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三、中暑事故怎样处理和救治
(一)对先兆中暑和中度中暑者的救治
1、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出歇息,能够在
额部、太阳穴位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给病人喝些饮料,如冷盐糖水、菊花茶或茶水、果汁饮料等,可能时赐予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
2、症状较重尚无严重危险、神志清醒者,可在其头、颈、
腋下和腹沟处放置冰袋降温;有条件者可开电扇、于室内放
冰或将患者置于空调室内降温(使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
或许将病人放置于冷水内浸泡(水温在15-16℃左右),使病人采取坐卧位,头露出水面,扶助病人使其体位固定,一面
予以胸、腹、肢体按摩,以利皮肤散热,℃时可停止冷水浸浴。
3、采用以下偏方解暑:
1)绿豆60克,丝瓜花8朵,熬清汤1碗(绿豆要烂熟后再放丝瓜花),顿服,有清热解暑之效。
2)丝瓜、甘蔗各适量,去皮切碎,用纱布绞取双汁,随即饮服,有清热、解暑、生津之效。
3)冬瓜一个,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后饮服,有消暑、除烦、安神之效。
4)取新楷杷叶、竹叶、芦根各20克,煎汤冷饮,有清热、生津止痉之效。
5)取山楂40克,荷叶12克,煎汤作茶饮,有解暑、清脑、明目之效。
(二)对重度中暑者的救治
除采用先兆中暑和中度中暑救治原则外,应采用以下紧抢救治举措: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
以利呼吸和散热。
,头部先用温水敷,此后改位冷水、凉水或酒精敷。
3、饮,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