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 内,小鼠不死亡。
分析:R菌不致死,无毒。
实验过程
2、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分析:S菌使小鼠致死,有毒性。
,只含RNA和蛋白质
R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的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a、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
R型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b、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
部分R型细菌转化
为有毒S型细菌后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
的免疫力下降
0
含量
时间
a
b
c
R型细菌
S型细菌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回眸历史
一、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DNA分子的结构
平面结构
立体结构
C
T
T
G
A
C
A
G
DNA平面结构
5’
5’
3’
3’
4
1
2
3
OH
H
CH2
H
p
=
OH
O
OH
O
CH2
H
1
2
3
OH
H
4
4
构成方式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用
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1=T2 , A2=T1, G1 = C2 , G2 =C1。则在DNA双链中: A = T , G = C
可引申为:
A+G=T+C
即A+G/T+C=1 或 A+G/A+T+G+C=50% 或 A%=50%-G%
A 1
T 2
T 1
A2
G 1
C 2
C 1
G 2
DNA双链
2. DNA分子其中一条链中的互补碱基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以及双链DNA中该比值相等。
若(A1+ T1)/(G1+ C1)= a
则(A2+ T2)/(G2 + C2)= a
(A+ T)/(G + C)= a
,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已知链与互补链之间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比值为1
A1+G1
T1 +C1
= a
T2 +C2
A2 +G2
= 1/a
例题3、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1
A 1
T 2
T 1
A 2
G 1
C 2
C 1
G 2
DNA双链
DNA的复制
最早提出的DNA复制模型有三种;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1、全保留复制:新复制出
的分子直接形成,完全
没有旧的部分;
2、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分子
一半是新的,一半是旧的;
3、分散复制:新复制的分子
中新旧都有,但分配是随
机组合的;
复制一次
复制一次
复制一次
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重带(下部)
15N/15N
中带(中间)
15N/14N
轻带(上部)
14N/14N
中带(中间)
15N/14N
DNA分子复制的计算:
一个全部被15N 标记的DNA分子放在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代,结果如下:
(1)DNA分子数
①子代DNA分子总数:
②含15N的DNA分子数:
③含14N的DNA分子数:
2n个
2个
2n个
④只含15N的DNA分子数:
0个
⑤只含14N的DNA分子数:
2n—2个
DNA分子复制的计算:
(2)脱氧核苷酸链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
②含15N脱氧核苷酸链数:
③含14N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条
2条
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一个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
m*(2n-1)
①则经过n次复制,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个数为:
②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个数为:
m*2n-1
DNA复制所需原料的计算
公式:(2n-1)*碱基数 n为复制的次数
例题
一个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有400个腺嘌呤。如果它连续复制两次,消耗周围环境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解析:1、计算每个DNA分子中C的个数
2、套用公式计算
1800
思考归纳下列问题:
1、场所:
2、时期:
3、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