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惠民政策.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惠民政策.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6/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惠民政策.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关爱老年人,让老年人生活的更有幸福感。一直是管理区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民政局今年在这方面都要做哪些工作?
2010-8-19 锡老字(2010)1号 内蒙古自治区敬老“孝星”评选表彰办法 为弘
三、“银铃行动”办公室履行职能
以“六个老有”为目标,开展“银铃行动”提供组织协调、召开会议、对对口立项、招募人才、检查前的筛选信息沟通,加强宣传、后勤保障服务、总结奖励等服务。
四、 援助内容
引进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资深专家,为基层群众进行心血管专项心脏检查及会诊。
2、关爱残疾人也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方面民政局有哪些举措?
内残联发(2010)2号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财政厅《关于印发 内蒙古自治区“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制定锡林郭勒盟“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坚持以人为本,解决急需,着力改善处于就业年龄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状况;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的推动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坚持促进建设,强化服务,注重发挥受助机构和家庭示范辐射作用;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缓解当前托养服务供需矛盾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坚持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确保项目实施公开公正,资金使用安全有效,严格管理,确保项目实施公开公正,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努力为残疾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稳定的托养服务。
2012-2-8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残疾人工作专项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将低保边缘贫困残疾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建设专项生活困难补贴制度建设。对于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做到应报尽保。发放生活困难补贴标准为城镇每人每年600元,农村牧区每人每年360元,专门用于保障重度残疾、多重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困难残疾人家庭。 2011年启动实施项目,对城镇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每人每年增加600元),农村牧区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增加30元(每人每年增加360元)。
按照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的目标,逐年分解任务,落实资金,加快完成剩余的27000余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对贫困残疾人户按1250元补贴标准。
3、在帮扶弱势群体方面具体做哪些?
2010-11-19 锡党发[2009]6号 《乌拉盖管理区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实施方案》.从2011年1月起,管理区城乡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制度全面推开,建立起城乡统筹、管理规范、补贴快捷、效果明显的城乡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制度,确保城乡残疾人敢看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按照城乡有别的标准进行补贴,并随着管理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管理区城镇残疾人参加居民城镇医疗保险每人每年按有效票据补贴个人缴费部分的50%。农村牧区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按有效票据补贴个人缴费部分。

2011-1-24 锡民政社救字(2011)13号 按照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做好春节前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补贴工作的通知》(内民政社救(2011)10号)精神,为进一步保障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决定春节前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补贴:范围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以及建国前入党的农村牧区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补贴标准:城市低保对象每人150员,农村牧区低保对象每人100元,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每人180元。

2011-5-10 锡民政社救字(2011)77号 转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定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推进按标施保工作》的通知,根据我盟实际情况,盟行署研究决定,我盟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在原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5%。(1)补助水平城市A类参照城市“三无”人员分散供养标准提高补助水平包括取暖和物价补贴每人每月提高到500元,农村牧区A类参照农村牧区五保对象分散供养标准提高补助水平,包括取暖和物价补贴每人每年提高到当地农牧民收入的50%.( 2 )城乡低保B和C类保障标准提高15%。补助水平在上年基础上提高15%,并继续发放350元的取暖和物价补贴。
锡民政社救字(2011)200号 根据《中共锡盟委办公厅、锡盟行署办公属办公厅 关于开展城乡大病救助
“爱心工程”募集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和《中共锡盟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关于做好盟只机关为困难群众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