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德龙:“马尔萨斯定律”的威胁
布拉德福德德龙 今天,地球上生活着64亿人口。预计到2075年,全球人口数将达到90亿的顶峰,之后则会下降。这样,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口爆炸”将会告一段落。若果真如此,而且我们假设不出现自然环境的崩德龙:“马尔萨斯定律”的威胁
布拉德福德德龙 今天,地球上生活着64亿人口。预计到2075年,全球人口数将达到90亿的顶峰,之后则会下降。这样,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口爆炸”将会告一段落。若果真如此,而且我们假设不出现自然环境的崩溃或社会的动荡,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对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而言,人口达到90亿的世界是非常奇怪的。他曾预测,人口增长将会比维持生存的资源增长的速度快得多,因此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将因饥饿而死。马尔萨斯的学生拿骚西尼尔(Nassau Senior)则认为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饥荒的规模还不够大,要让人口与农业生产能力恢复平衡,死亡人数得再多一倍才行。马尔萨斯和西尼尔的现代追随者,像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厄尔里奇(Paul Ehrlich),30年前就告诉我们说,马尔萨斯的死神即将降临。他们声称,南亚次大陆无法避免大规模饥荒,数以亿计的人将会饿死;他们预测,21世纪人类的命运就是战争,或者为了多得到一块面包、半碗米饭而你争我抢。
但时到如今,在食物方面,人们争论的焦点却不是食物太少,而是太多。看起来,人类在人口与资源间的冲突中,正在走向决定性的胜利。这并非由于人口数量的减少,而是来自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能力的提高。
不过,关于农业出口的争论热门得令人惊讶,也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危险。发展中国家抱怨说,富国种植的粮食太多了。“出口食物,是我们为数不多的挣得外汇并以此购买现代工业技术的手段之一。”他们说,“但是,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使我们在多数农产品上都无法建立比较优势。你们说自由贸易是好的,但只限于你们出口的工业品;你们说确立产权是重要的,但话题一转到农业贸易上,你们就充耳不闻了……”
发展中国家的批评是正确的。不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能通过制造和出口电脑芯片、塑料玩具或香蕉来致富。一些国家需要出口钢铁,另一些则要出口家具或纺织品,但不是所有国家都能走中国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非常牢固,中国的人口太多,其他国家很难亦步亦趋地追随中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克莱默(Michael Kremer)估计,以轻工业制造品为基础的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至少需要半个世纪才能再次成为一条对穷国而言可行的道路。所以,在未来半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里,众多发展中国家将不得不寻找别的通往繁荣的道路,其中至少有一些会包含农产品如棉花、柑橘、谷物、加工食品等的出口。
对此,我们有理由担心。世界贸易已经有近十年未能进一步放开了,这种对世界贸易的潜在阻碍,危害了全球经济发展。现在,技术转移困难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4美元的外来援助的效果,还不如其自身1美元的出口――自工业革命以来,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商品出口”这座学校可使我们在消化工业组织和技术方面学到更多了。而如果全球发展的脚步在任何一个国家受到了威胁,整个人类的未来也将受到威胁。原因有二。
第一,剧烈的经济滑坡,像德国和日本的大萧条,以及俄国一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