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文化遗产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130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遗产学.docx

上传人:森林书屋 2022/6/2 文件大小:1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遗产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br/>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前言
一、社会现象
保护 :在法律术语中被理解为给遗迹物、遗迹或幸存的历史保护区提供保护条件的行为活动。确保安全、不被偷窃
和避免暴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
2/35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br/>合理的遗产分类阶元表

1)地学遗产:①地史遗产②地质遗产 ③地貌遗产
2)生物遗产:①动物遗产②植物遗产
3)自然景观

1)物质文化遗产:遗址、建筑及纪念物
2)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工艺、风俗节庆、音乐演艺、宗教信仰
3)文化景观

各国遗产分类的案例
一 .中国的文物分类
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依据其价值可分别确定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 ;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一层级 :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
;包括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收藏于博物馆、图书馆及
其他文物收藏单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层级 :
: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
址;古墓葬;或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
第三层级 :
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洞穴址 、聚落址、城址、 窑、 窖藏址、 矿冶遗址、古战场
.日本文化遗产分类体系日本文化遗产分类框架图
3/35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br/>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
└纪念物(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
└文化景观
└传统建筑群
└埋藏文化遗产(遗址)
问题:
,分类体系不是一个严格逻辑框架,如既然分为“有形” 、“无形”两大类,又专设“民俗文化遗产” ,又在该类遗产下划分“有形”和“无形” ,这就很不合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彼此存在交叉重叠。如“传统建筑群” 、“埋藏文化遗产”本来都应当属于“有形文化遗产”
的下层类型,却将其与“有形文化遗产”并列。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有的名称还不恰当。如“纪念物”中的若干类型,就可以划入“文化景观”之中。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条件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
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
大的影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 (或几个 )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 代表一种 (或几种 )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
易于损坏;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

包含所有记录人类历史活动和成就的符号 . 是凝聚了特定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物质设施以及与之相
4/35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br/>配套的社会制度形态和思想意识基础。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其中,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

1)不可再生性 : 文化遗产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承载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