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挤密碎石桩技术在软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挤密碎石桩技术在软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wz_198619 2014/1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挤密碎石桩技术在软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挤密碎石桩技术在软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研究
挤密碎石桩技术在软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从工程实例出发,对挤密碎石桩的处治原理和挤密碎石桩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挤密碎石桩在软基处理中的施工工艺,得出了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
关键词: 挤密碎石桩;施工工艺;软土路基
1 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海南省**县,,,沿线建有居民小区、学校等建筑物、农田和河流。设计的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根据地勘报告显示,道路全线揭露第①层人工填土厚度较大,湿度类型为干燥型,欠压实,局部已压密,不均匀,标贯实测击数为4~8击,堆填时间约5年以上,需要进行处理后方才作为道路路基。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场地分布地层为一套第四系河流相冲洪积层(Q4al+pl)和花岗岩风化残积层(Qel)。依据地基土岩性结构与新老沉积关系,自上而下可分为以下3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
第①层人工填土(Q4ml):灰褐、褐黄色,稍湿,土质不均匀,上部呈松散状,以粘土质中粗砂为主,且夹较多碎石,间夹粘性土,表层有较多杂草和建筑垃圾。该层沿线各地段均有分布,直接出露于地表。
第②层含淤泥质细砂(Q4al+pl):灰黑色,颗粒成分为石英质,粘粒含量30~35%,土质不均匀,稍湿~饱和,松散状,局部见腐植质。该层沿线各地段均有分布。
第③层砂质粘性土(Q el):灰、黄褐色,稍湿,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原岩结构尚可辨,含少量砾石,d=2~10mm,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均匀。该层沿线各地段均有分布,。
2 挤密碎石桩软土路基的处治原理及目的
挤密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主要是在成孔过程中桩管对周围的土产生很大的横向挤压力,从而减小周围土层的空隙比、增大密实度,致使土基趋于均匀并提高承载力。
3 挤密碎石桩的设计
挤密碎石桩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碎石桩加固范围、布桩形式、桩长、桩径、桩间距、材料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以及压缩模量等。


加固范围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和基础形式及尺寸大小、荷载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加固宽度应超出基础的宽度,。一般基础外缘每边放宽应不少于1-3排桩。对于抗液化要求的地基基础,外缘每边放宽不宜小于处理深度的1/2,并且不小于5m;当可液化层上覆盖厚度大于3m的非液化层时,基础外缘每边放宽不宜小于液化层厚度的1/2,并且不应小于3m;一般在基础外缘放宽2-4排桩。
挤密碎石桩布桩形式应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对大面积范围处理,桩位宜采用等边三角形(即梅花形)布置;对于独立或条形基础,桩位宜采用正方形、矩形或等边三角形布置;对于圆形或环行基础,宜采用放射形布置。由于公路路基,尤其是桥头路基需要大面积范围处理。

桩长主要取决于需要加固土层的厚度。满足地基的强度和变形控制要求。
①对于松散砂土或其它软上层,当其厚度不大时,挤密碎石桩应穿透软弱土层至较好持力土层上:当厚度较大而挤密碎石桩因机械设备限制或工程造价太高而不能穿透时,其桩长应根据工程地基的允许变形值确定。
②在处理可液化软土层时,桩长应穿透可液化层。
③对于稳定性控制的工程,加固深度应大于原危险滑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