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王中亚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带来了语文教育任务的深化与创新,这就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要求需要确立新的评价标准。新标准应重视对课堂质性的评价,宜确立动态的、发展的、定性与定量相
3、确立指标权重
批标权重的设立,最能体现评价原则,而评价原则的确立又必须遵从语文科目的任务与要求,我以为重视内容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教师的主导性与合作性,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发展性与创造性、差异性与趋向性等原则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和核心素养理念的。
4、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表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设计如下评价表
语文课堂教案评价表
—级指标
二级指标
好
较好
—般
较差
差
教学内容
科学性与思想性
逻辑性与系统性
针对主体的实际性
重点难点凸现性
拓展延伸的多元性
材料准备的完备性
教
学效果
()
学生思维与表述
课堂环境的民主和谐
师生情感融合
学习方法掌握
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
体现自主探究
体现因材施教
体现思维梯度
体现方法多变
组
织教学
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开拓创新
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学基本功
言语表达
板书
工具使用
提问技巧
教态仪表
综合得分
及评价
(二)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注重质性评价
语文课堂评价标准的量化只是外表的显性手段,关键在于我们还必须十分关注教案流程
中的教与学的质性体现,在定量的同时,重视定性。
核心素养理念更注重语文学科的自在特质,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因此须从人本身的需求、心理、情感等方面动态地去考虑,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课堂环境是否和谐、民主。
创设和谐、民主的教案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基本前提。赞可夫说过: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出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上课堂,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唯有在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消除心理压力,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精神振奋,创造力也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要形成良好教案氛围,关键在于老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主宰者,应保持和学生在人格、情感、心理上的平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卢梭说:说教之所以最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
2、思维训练是否有梯度与层次感。
目前的语文课堂存在有思维空白的缺陷,主要有两种表现:一为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