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叶圣陶小时候的故事.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叶圣陶小时候的故事.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2/6/3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叶圣陶小时候的故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叶圣陶小时候的故事
儿时的叶圣陶,很得父母的宠爱,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对他抱 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盼着儿子日后靠着科举能够飞黄腾达、 荣宗耀祖。叶仁伯为 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识字、练字,到六岁那年,叶圣陶识 叶圣陶小时候的故事
儿时的叶圣陶,很得父母的宠爱,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对他抱 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盼着儿子日后靠着科举能够飞黄腾达、 荣宗耀祖。叶仁伯为 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识字、练字,到六岁那年,叶圣陶识 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相当漂亮。朱氏识字不多,但满肚子装着世代流传下 来的谜语、诗歌、儿歌,经常说给儿子听。我国苏南地区流传的谜语,具有很强 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叶圣陶猜谜语时兴致很高,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那些诵 读起来悦耳动听的古代诗词,辞采华茂,言简意丰,叶圣陶能够背出很多。尤其 是儿歌,形象生动,想象奇妙,韵律优美,把叶圣陶给迷住了,他时常挂在嘴上 哼唱,唱得眉开眼笑。如“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飞到东‘摇呵摇,
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等等,实 在富有情趣,难怪叶圣陶乐得心动神摇了 !
戊戌变法后的那一年(1899年),叶圣陶六岁的时候,父亲送他进私塾读书了。 塾师是当地有点名气的黄先生,文笔很好。叶仁伯把儿子托付给这样一个远近闻 名的长者,是十分放心的。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放学回家后就督促他温****功 课,还要背书,立下了 “弗熟不得进膳”的家规。所好叶圣陶学****自觉,记忆力 又强,并没有出现因书背不出而吃不成饭的事情。 在黄先生那里,叶圣陶读的是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过了一年以后,叶圣陶又到了悬桥巷东南端 的顾家花园,跟随一位名叫张承胪(字元冲)的老先生读《四书》、《诗经》、《易经》。 张先生教书,认真到了一丝不苟的程度,对学生督责极严。他规定学生对所学内 容要读熟背诵,否则就动用戒尺施以体罚。叶圣陶在学****上丝毫不敢懈怠,用心 读书,背诵都能上口。
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寒苦,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 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 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 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节到乡下上祖坟,秋 大到乡下看收租子。这一切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 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
4tHi 霸 理的熏陶。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 也孕育了关心民间 疾苦的缕缕情思。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 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个牌 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 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
”之前的写作训练。
叶圣陶到了八岁时起,就“开笔”作文了。老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作
文之前,向他提示“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叶圣陶依照老师的吩咐,共写了 八十多字。老师看到他写的毛笔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晓畅流利,说理通达, 便不断地称赞,特别是对文章的结尾“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感到满意,情不 自禁地在“尔”和“乎”这两个字的旁边,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