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摘要:纳税不管其对维护企业的共同社会利益的理论意义,也不管税制本身制定得如何公正、公平与合理,对每个企业而言,纳税毕竟造成了其既得利益的直接减少,因此企业需要进行纳税筹划来减轻其税收负担。纳税筹划是指在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的前期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取税收利益。因此,纳税筹划就是在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在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以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应税所得额;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对企业来说,它具有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本人结合《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做一探讨。
一、何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应缴纳所得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充分享受现有税收优惠照顾,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收益,成为每一个企业经营者慎重考虑的问题。这就是通常所指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要点
企业如果能够推迟应纳税所得的实现,则可以使本期应纳税所得减少,从而推迟或减少所得税的缴纳。对一般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收入是销售商品的收入,因此推迟销售商品收入的实现是税收筹划的重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则在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实现,委托代销商品销售在受托方寄回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企业可以选用以上的销售方式来推迟销售收入的实现,从而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利用成本费用的充分列支是减轻企业税负的最根本的手段。在税率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多少取决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企业应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列支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尽可能的缩小税基,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首先,要使企业发生的费用全部得到补偿。国家允许企业列支的费用,可使企业减少利润,企业应将这些费用列足。如按规定提足折旧费、职工福利费、教育费附加、工会经费等。其次,要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对于一些可预计的费用,企业应以预提的方法提前计入费用。此外,对于税法有列支限额要求的费用尽量不要超过限额,对超过的部分,税法不允许在税前抵扣,要列入利润纳税。
(1)选择费用分摊方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主要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这些费用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响成本的大小。同样,不同的费用分摊方式也会扩大或缩小企业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因此企业可选择有利的方法来计算成本。但是,采用的费用摊销方法必须符合税法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否则,税务机关将会对企业的利润予以调整,按调整后的利润计算并征收应纳税额。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是缴纳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会计上可用的折旧方法很多,由于折旧方法和各年的折旧额不同,使各年抵减的所得税在数额和时间上发生了变动。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