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栗蘑人工栽培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栗蘑人工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蓝天 2022/6/4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栗蘑人工栽培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栗蘑栽培技术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菌。 食之脆嫩可口,味如鸡丝,营养丰富,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根 据子实体的发生条件,可进行温室和自然栽培两种方法。现分别介绍 如下。
一、温室栽培一一袋栽技术
灰树栗蘑栽培技术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菌。 食之脆嫩可口,味如鸡丝,营养丰富,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根 据子实体的发生条件,可进行温室和自然栽培两种方法。现分别介绍 如下。
一、温室栽培一一袋栽技术
灰树花属中湿型菌,菌丝生长适温2 5 °C左右。一般北方地 区在1〜3月制袋接种培养,4〜6月出菇。秋季9月制袋,1 1月 出菇。
1 .培养料选择木屑以山毛棒、樱树、橡树等阔叶树杂木屑 为佳。〜2毫米,过细容易出现畸形子实体;过粗又容易 使产量下降。适量(3 0%以下)添混一些针叶木屑效果更好。培养 料也可使用废菌床,一般可占培养料的3 0 %〜5 0 %。
营养添加物主要有袂皮、玉米粉,以玉米粉较佳,用3 0% 款皮+7 0%玉米粉效果也很好。营养添加量一般占总干料重的2 0%〜3 0%,过量添加营养容易出现畸形菇。
培养基配方
(1 )杂木屑7 3%、麦皮1 0%、玉米粉1 5%、糖0. 8%、%、%,含水量64%, pH值5. 5o
杂木屑38%、棉籽壳38%、麦皮7%、玉米粉1
5%、糖1 %、石膏1 %,含水量64%, pH值5杆5。
杂木屑30%、棉籽壳30%、麦皮7%、玉米粉1 3%、糖1%、石膏1%、细土 18%,含水量6 4%, p H值5杆 5o
拌料、装袋、灭菌、接种
(1 )拌料。按配方称足原料,干料先混合均匀,糖溶于水 后掺入料中拌匀,加水量掌握在以手捏料指缝有1〜2滴水流出即 可。,过酸加石灰,过碱加过磷酸钙调节 p H值。
装袋。采用1 7厘米x33厘米x (〜 5)毫米聚丙烯袋。料装袋后稍压,松紧适宜,每袋湿料重约700 克。袋口用喇叭口环和海绵塞盖,也可用钉书机封口。
灭菌。装袋后马上灭菌,灭菌时温度尽快升到1 0 0°C, 常压灭菌1 0 0°C维持8〜1 0小时,高压灭菌1 2 1 °C保持1 . 5 — 2小时。灭菌结束后,需待温度下降至4 0°C以下方可打开,搬 出菌袋,放在干净的室内冷却。
接种。袋内料温下降至2 5 °C时即可进行接种,在无 菌条件下操作。有套环的菌袋,中间打个孔,菌种放在孔中;没有套 环的菌袋,把菌种搅碎,放在料面,以菌种盖满料面为好,大约1 5〜 2 0克。
培养室内条件要求
(1 )温度。初期(接种后至菌丝生长1 /4) 2 8°C;中期
(菌丝生长1/4至走透)2 5°C;后期(菌丝走透后)2 2°Co
湿度。初期60%;中期6 5%;后期7 0%0
二氧化碳浓度。 %以下。
光照。初期、中期不需要光线,需暗培养,后期则必 须有光照,但弱光即可。
接种后移培养室进行暗培养,室温2 8°Co排放袋与袋之间隔离3〜 4厘米,以保证通气良好,并有利散热。接种后1 5天左右,菌丝生 长加快,呼吸量增加,料温会升高2~3°C,培养室温度要下降3°C, 为2 5°C。菌丝基本走透后,将室温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