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构造课件】
目录
第一节楼梯及构造组成
一、 楼梯的作用及其他竖
向交通设施▼
二、 楼梯的形式和分类▼
三、 楼梯的构造组成^
四、 楼梯的图示表达^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
一、 楼梯空间尺度要求▼
二、 楼梯安全楼梯模数和谐标准》GBJ101-:楼梯平台部位的净 高不应小于2000mm,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楼梯梯段最低、 最高踏步的前缘与顶部凸出物内边缘线距离不应小于300mmo
户内楼梯、内部作业梯等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扶手栏杆
扶手高度一一自踏步前缘至扶手顶面铅垂线的高度,不宜小于900mm;平 台上的栏杆长度大于500时,其高度应不小于lOOOmmo幼儿园等经常有儿童 使用的场所应在500〜600mm高度增设扶手。
扶手数量一一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 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人防》规定:楼梯和梯阶宽度大于等于 。
栏杆一一经常有儿童使用的楼梯,栏杆应采纳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 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
楼梯尺度要求
教材P85调整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
二、楼梯安全疏散要求
梯段
舒服的楼梯坡度为26度左右,疏散楼梯坡度在20〜45度。每个梯段的连 续踏步数一样不应超过
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最小踏面宽和最大踢面高:
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即满足疏散要求的楼梯。
疏散楼梯的差不多要求:楼梯的坡度<45°;踏面宽度>220,若为弧形楼 梯,距内圆扶手250处的踏面宽度不小于220,且上下两踏步形成的夹角不大于 10°;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梯井宽不宜小于150;疏散楼梯间应有自然通风采 光,不能满足是应采纳机械通风。
疏散楼梯的防排烟要求: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建筑高度等有三个层次的要 求:
开敞楼梯间一一即一般楼梯间,楼梯所在空间与门厅、走道等空间是连通 的。
封闭楼梯间一一楼梯间与门厅、走道之间有墙分隔,其联系门应为能自动 关闭的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一一楼梯间出入口前设有不小于规定面积、有防排烟设施的前 室或有专供排烟的阳台、凹廊,且通向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
二、楼梯安全疏散要求
梯段
踏步防滑一一踏步前缘应有防滑措施;楼梯饰面应采纳防滑、易清洁地 面O
踏口处理一一踏面宽度小于300mm时应采纳凸缘构造。
相同使用功能的楼梯各踏步高度应尽量相同。
起止踏步: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
二、楼梯安全疏散要求
梯井设计
梯井宽度一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的梯井宽 度不宜小于150m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梯 井宽度大于200mm时,必须釆取安全措施。
楼梯间
通风采光一一楼梯间一样应有自然通风采光,满足通风要求的窗地比是, 满足采光要求的窗地比是。(《通则》)
楼梯间应有直截了当对外的出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当建筑层 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14m范畴内。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
二、 楼梯安全疏散要求
楼梯间数量、距离和楼梯总宽度
一栋建筑一样应许多于两个楼梯间,并满足房间或走道的疏散距离要求。
楼梯的总宽度是按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的疏散宽度指标来运算、设计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楼梯的设计要求
第二节楼梯设计要求
三、 楼梯无障碍设计要求
楼梯形式及有关尺度
供拄拐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应采纳直行形式,例如直跑楼梯、对 折的双跑楼梯或成直角折行的楼梯等,不宜采纳弧形梯段或在半平台上设置扇 步。楼梯的坡度应尽量平缓,其坡度宜在35。以下,踢面高不宜大于170mm, 且每步踏步应保持等高。
踏步设计
供拄拐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踏步应选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及饰面材 料,注意无直角凸缘,以防发生勾绊行人或其助行工具的意外事故;注意表面 不滑,不得积水,防滑条不得高出踏面5mm以上。
楼梯、坡道扶手栏杆
楼梯、坡道的扶手栏杆应牢固适用,且应在两侧都设有扶手。公共楼梯可 设上下双层扶手。在楼梯的梯段(或坡道的坡段)的起始及终结处,扶手应自 其前缘向前伸出300mm以上,两个相邻梯段的扶手应该连通;扶手末端应向下 或伸向墙面。扶手的断面形式应便于抓握。
导盲块的设置
导盲块又称地面提示块,一样设置在有障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 所,利用其表面上的专门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示该停步 或需改变行进方向等等。
构件边缘处理
凡凌空构件边缘,都应该向上翻起>50mm,包括楼梯梯段和坡道的凌空一 面、室内外平台的凌空边缘等。如此能够防止拐杖或导盲棍等工具向外滑出,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