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肺复苏术
临沂市人民医院
吴兴贵
急救培训——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其三大要素为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电除颤。
心博呼吸骤停的原因
1 突发意外事件:如电击伤,溺水,上抬颏,使舌离开咽喉部,气道开放。
常用人工呼吸方式
口对口呼吸
口对鼻呼吸
口对口鼻呼吸
口对气管套管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
人工呼吸
口对口呼吸
口对口呼吸技术要求
通畅气道:头后仰或托起下颌
防护用具:防护膜、纱布、纱巾、口罩等
避免漏气:吹气时捏住患者鼻孔,急救者口闭封状罩住患者口。
吹气结束,立即脱离病人口并松开捏鼻孔手指
吹气2次,2次间隔3秒。
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
给予较低的潮气量,
6-7ml/kg (500-600ml)
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
胸部抬举即可
口对鼻呼吸
口对口呼吸难以实施时应推荐采用口对鼻呼吸,尤其是患者牙关紧闭不能开口、口唇创伤时。救治溺水者最好应用口对鼻呼吸方法,
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只是临时紧急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插管,以人工气囊挤压或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
在院内或救护车上提倡使用简易面罩呼吸气囊代替口对口呼吸
气管插管
人工球囊
人工循环(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 用力、快速、不间断
体位:病人应仰卧硬板床或地上
部位:胸骨中下1/3处
2005年指南: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
右手中指定位 右手中指置于肋弓与
胸骨下切迹处,示指在
其上方与中指并排
方法:术者位于患者右侧两臂伸直与患者
垂直,左手掌根部紧贴患者胸部,
右手叠加其上,手指交叉,利用上身
的力量下压
频率:100次/分(冠脉压最高)(01、02、
03… … )
按压深度: -2英寸(约4-5cm)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1:1),放松要充分,但手掌不能离开胸壁。
成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不管双人和单人均为30:2.
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CPR时,应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CPR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以防按压者疲劳和按压的质量与频率的下降
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评估病人呼吸,同时触摸颈动脉,循环进行,直至心跳恢复
施救者所有转换都应在5秒钟内完成。
有效胸外按压的指标
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可测出血压SBP60mmHg左右;
面色口唇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
心电显示明显地RS波
电击除颤
:
①心脏骤停最常见的类型为室颤>90%
②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手段是电除颤
③除颤的时机转瞬即逝
④室颤不预处理在数分钟内就会转为心
室停博或机械分离
⑤室颤每延迟电除颤1分钟转复成功率将
低10%
除颤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时间(分)
成功率(%)
院前急救人员
12
4
消防队员
9
6
警察
<6
58
赌场人员
<3
74
2005年指南强调1次除颤后立即进行CPR
所有复苏者应在1次除颤后立即开始CPR,从胸外心脏按压开始做。不要因为检查循环情况(如评估心律或脉搏)而中断胸外按压,应先行5个循环(约2分钟)的CPR后再评估节律并按需要再次除颤,随后应每2分钟一次检查节律的情况。
:
--成人:单相波360J,双相波150-200J (双相截顶指数波)或120J(直线双相波)不明确为何类型的双相波机器时用200J.
--儿童:单相和双相波均为:初次2J/kg,随后建议用2-4J/kg(与初次相同或更高剂量),建议使用儿童电极片,如无条件,也可用成人电极片替代
(AED)
①自动分析心率,自动记录;
②双功能电极片;
③声音与图形提示;
④自动除颤;
⑤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AED操作程序
第一步 接通电源
第二步 安放电极
第三步 分析心律
第四步 电击除颤
第一次电击后,先不要重新开始CPR,AED会手动或自动重新开始心律分析。若心律仍为室颤,AED仪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充电,后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除颤。以3次除颤为1组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