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古诗中的“柳”意象.doc

格式:doc   大小:2,4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中的“柳”意象.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6/5 文件大小:2.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中的“柳”意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中的“柳”意象
古诗中的“柳”意象作者:语文人
    柳,婀娜柔媚,摇曳多姿,受到历代诗家词人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往往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碧玉妆成
古诗中的“柳”意象
古诗中的“柳”意象作者:语文人
    柳,婀娜柔媚,摇曳多姿,受到历代诗家词人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往往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一反前人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的写法,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人化,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那参差披拂的枝条,鲜嫩滴绿的翠叶在春风吹拂中姿态迷人。而《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运用对比,将当年抒情主人公出征时春光明媚,柳丝轻拂,与佳人的难分难舍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归来时的且雨且雪的恶劣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商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诗中的“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这是摩形、摹色的修辞手法,而“风流”“婀娜”以拟人的手法,将“柳”人格化写照。写柳的体态轻盈,飞花似“雪”,又把春柳的繁华比喻得极致。而《柳》这一首诗是写秋日之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诗人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
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价为:“‘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折柳”原来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或送别之词。而李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是一首“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诗人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附耳聆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不由得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漂泊在外,不禁引起思乡之情。
施肩吾的《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这是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离人这一缩影的描绘,勾起读者对古代多少离愁别恨的场景的再现。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诗人采用了比喻式的摩形词和比喻式的颜色词:“袅袅”既形容细长柔软的杨柳随风摆动,又喻指“袅袅婷婷”体态轻盈的风流女子,提裙挪步于柳莺鸣唱的堤坝,与心上人卿卿我我的场景。“青青”,这一重叠词,带有较强的形象色彩,既生动地描绘了一团团如烟如雾的柳树,朦胧可爱,又希望郎君与自己的爱情就像这“杨柳青”一样,永不衰败。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也是诗人的自画像:“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全诗用象征的手法,使人想起“病树前头万木春”,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