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电网的提出
2015/9/7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整体概述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了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问题,微电网可以灵活地处理分布式电源的连接和断开,体现了“即插即用”特征。
2、可以使得各种分布式发电设备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小主干电网在负荷峰值期的负担。
13
微电网与大电网结合具有明显的优势
3、可以增强供电可靠性并提高系统稳定性。对某些特殊负荷,微电网与大电网结合可以保障非常时期的供电,提高外部大电网的安全性。
4、可以提高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同时也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5、通过微电网可以实现更佳无功功率控制,减小谐波污染,提高电能质量,为用户提供“定制电力技术”服务。
14
微电网与大电网结合具有明显的优势
6、经济方面:通过缩短发电厂与负载的距离提高系统的无功供应能力,从而改善电压分布特征,消除配电和输电瓶颈,降低在上层高压网络中的损耗,减少或至少延迟对新的输电项目和大规模电厂系统的投资。
7、市场方面:广泛采用微电网可降低电价,优化分布式发电可把经济实惠最大限度地带个用户。4
15
微电网具有双重角色,对于电力企业,微电网可视为一个简单的可调度负荷,可以再数秒内做出响应以满足传输系统的需要;
对于用户,可作为一个可定制的电源,降低馈线损耗,通过微电网储能元件对当地电压和频率提供支撑,或作为不可中断电源,提高电压下陷得校正。
16
微电网的两个特征
紧紧围绕全系统的能量需求的设计理念
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配电系统
17
微电网可以看成未来电力系统的一种结构,可作为输电网、配电网之后的第三级电网;相比目前的大电网,这种结构具有显著地经济和环境效益。通过建立微电网可以使得分布式发电应用于电力系统并发挥最大的潜能。
18
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对发电、输电系统的影响在于,对新建集中式发电厂和远距离输电线的需求将减少。
2、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在于,配电系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配电系统将从一个辐射式网络变为一个遍布电源和用户互联的网络,配电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配电变电站将成为“有源变电站”。
19
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3、对整个电力行业的影响在于,微电网及DG的普及对电力市场的走向和最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5
20
微电网
美国电力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协会(Consortium for Electric Reliability Technology Solution,CERTS)给出的定义:微电网是一种由负荷和微型电源共同组成的系统,它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量;微电网内部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并提供必需的控制;微电网相对于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并同时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等的要求。当微电网与主网因为故障突然解列时,微电网还能够维持对自身内部的电能供应,直到故障排除。
:微网是由负载和分布式电源组成的独立可控系统,为当地提供电能和热能。
微电网定义
21
欧盟科技框架计划(Framework Programme,FP)给出的定义:利用一次能源;使用微型电源,并可冷、热、电三联供;配有储能装置;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能量调节;可在并网和独立两种方式下运行。研究包括低压网络、负荷(部分可中断)、可控或不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基于监控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通讯设施的分层管理和控制系统。
日本的微电网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日本国内能源日益紧缺、负荷日益增加等原因,日本着重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日本微电网定义为:微电网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可控的分布式电源,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电能的小型系统。
22
日本东京大学给出的定义:微电网是一种由分布式电源组成的独立系统,一般通过联络线与大系统相连,由于供电与需求的不平衡关系,微电网可选择与主网之间互供或者独立运行。
日本三菱公司给出的定义:微电网是一种包含电源和热能设备以及负荷的小型可控系统,对外表现为一整体单元并可以接入主网运行;并且将以传统电源供电的独立电力系统也归入为微电网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CERTS(美国电力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协会)对微电网的定义范围。
23
国网电力科学院提出我国微电网的定义:以分布式发电为基础,以靠近分散型资源或用户的小型电站为主,结合终端用户质量管理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形成的小型模块化、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