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摘要】以2007-2012年沪深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债务所有者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统计分析了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债务现状,发现预收账款和银行借款是最主要的债务融资渠道,实证结果表明,预收账款率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银行借款率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不明显,宏观调控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宏观调控公司业绩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整个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如融资渠道单一、负债率过高等特点,在商品房预售制的影响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预收账款比重远高于其他行业,本文对债务所有者结构中的预收账款负债率进行分析,揭示预收账款形成的盈余储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其次,研究银行借款比率,由于银行信贷也是房地产上市公司主要外部资金来源,所以对银行借款比率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实际意义,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为房地产行业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绩效提出对策与建议。
行业债务结构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最大特点在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很高,其次是依靠预售款,自有资金、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比例较小。本文用银行借款负债率、预收账款负债率来表示债务所有者结构,银行借款负债率是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之和再除以总负债的比值,预收账款负债率是预收账款除以总负债的比值。
从表1看出,2007-2012年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占负债比重较高,%,这说明国内房地产行业对银行借款的依赖性较高,融资渠道单一。另一方面,从2007-2012年银行借款负债比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随着房地产行业银行贷款的过热增长,国家开始加强宏观调控,房地产公司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增加,因而银行借款在负债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同时,表1中的预收账款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只在2008年下跌,主要是因为当年国内房价下跌造成销售萎缩,所以预收账款也减少。总的来说,房地产上市公司在不断加快预售进度,试图提高预收账款在总负债中的比重,从而减少银行贷款降低资本成本。
表1 2007-201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
债务所有者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银行借款负债率 % % % % % %
预收账款负债率 % % % % % %
其他来源比重 % % % % % %
注: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二、研究假设
对预收账款来讲,根据国内商品房预售制度,开发企业与承购人必须签订预售合同,并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该制度强化了双方的法律责任,使得商品房预售实质是不可撤销的。对房地产公司来说,预收账款是将要实现的销售收入,其隐含的盈余储备转化为利润只是时间问题,根据会计盈余的均值回归理论,认为房地产公司的预收账款呈正向的业绩预示作用,同时预收账款几乎是一项没有成本的负债,公司实际上并不需要偿还,所以预收账款比率的升高可以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