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相逢何必曾相识.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相逢何必曾相识.doc

上传人:湘云 2022/6/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相逢何必曾相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相逢何必曾相识
周天柱 许多次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无论置身何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为炎黄中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日月潭的“二人转”

案头留存有几千张珍贵的访台照片,而第一次观光日月潭相逢何必曾相识
周天柱 许多次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无论置身何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为炎黄中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日月潭的“二人转”

案头留存有几千张珍贵的访台照片,而第一次观光日月潭的那组图片,尤时时引发我无尽的追忆。
那天从登轮的一刻起,我手上的快门就“咔嚓、咔嚓”响个不停,多年的梦想一朝成真,谁不想在此留个纪念?此时的船娘,确切地说,这位两鬓斑白的阿婆善解人意,刻意减慢了船速,好让大陆客人一路尽饱眼福,只要一挨近“日月潭十景”,游艇干脆就抛锚停航,历史性的瞬间在不亦乐乎的忙碌中一一定格。
湖域的气候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徐风拂面,刹那间乌云密布,紧接着米粒大的雨珠不由分说随着凉风直往脖子里灌。可痴情的团员们哪还顾得这些,顶着风雨照样兴致勃勃地摆姿势、拗造型,一心期盼留下这意义不凡的一瞬间。我拍了30年的照片,眼前的这一幕真让人犯愁:雨中摄影,一旦镜头淋湿,进而相机受潮发生故障,可要误了后面几天的重要日程。
突然我明显感到游艇停了下来,定睛一看,哟,此处离光华岛才十来米,太阳钻出云层,柔和的阳光抛洒在湖面上,绘就一幅“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雨丝中秀丽的湖景与“日月潭明珠”融合,更富有诗情画意。我还没有回过神来,两把大花伞已将相机与我遮得严严实实,瞬变的镜中人则轮流戴起具有浓郁台湾少数民族风情的大竹笠,既可遮雨,又添情趣,此一番的变异仅用了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全是船娘的即刻创意。
这天雨中拍摄日月潭似乎成了我与船娘的“二人转”:我蹲下,她同步跪在船板上;我侧身向前,她亦步亦趋……动作如此默契,因为我俩都明白,只要稍不一致,就将前功尽弃。船抵最后一个景点,船娘一停船,撑着伞冲过来,一不留神脚底打滑,朝前一个趔趄,人差点掉到水里去,吓得全船人一身冷汗,可她却孩童般地吐了吐舌头,又专心致志扮演起“二人转”的B角。
紧张的拍摄耗时一个多小时,真不可思议,最终镜头与机身竟一点没有打湿!当额头爬满皱纹、全身湿透的船娘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才突然发现,此时的她,为了团员留影,只顾全方位为我和相机悉心打伞,自己心甘情愿被雨淋了多时。兴许实在太感动,此刻我异常僵硬的舌头不晓得如何倾诉一番内心的感激,只知一味催促她快去换衣服。
当一身湖蓝衣裤的船娘重又出现时,魔术般地拿来一个灵巧的无线吹风机,小心翼翼为我的相机吹风驱潮。我实在无法理解眼前这位上了年纪的船娘怎么会有如此专业的相机保养意识。许是阿婆看到了我疑虑的眼神,她拉开身边的小抽屉,里边吹气球、擦镜纸、干电池、胶卷等应有尽有,而此时留给我的只是淡淡一句话:大陆同胞来此游湖多不容易,我多备一点东西,多出一点力,可让大家更尽兴啊。

乐当野柳老义工

“戴墨镜的这位先生,”随着一阵悦耳的哨声,不远处传来一位老人亲切的呼喊,“请您从左边动线走,这儿是出口。”此刻的我戴着米色遮阳帽、棕黑色的太阳镜,挎着长焦距相机,正兴冲冲地往海边走,听到叫喊声,一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