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次周末细胞的生命历程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细胞的体积越小, 相对表面积越大, 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但细胞不能无限变小,因为细胞完成代谢所必须的酶、细胞器、场所都要有一定的空间。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但细胞核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二:有丝分裂 1. 细胞周期(1 )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2) 阶段划分: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一般前者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 , 后者约占细胞周期的 5%~10% 。 2.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1 )间期:最大特点是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 )前期:染色质→染色体,散乱排布。核膜解体,核仁消失。从植物细胞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一个纺锤体。仁膜消失现两体。(3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形定数清赤道齐。(4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开后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的两极。点裂数增均两极。(5 )末期:染色体→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为止出现细胞板, 并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两消两现建新壁。 3. 有丝分裂的意义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经复制后, 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从而保持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二)无丝分裂 1. 过程: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两个子细胞 2. 特点: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3. 实例:蛙红细胞的分裂疑难点清单(一)细胞周期 1. 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周期指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为一个周期。 2. 表示方法图中甲→甲或 b+c 从时间上看与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等,但不能代表细胞周期。 3. 实例动物:红骨髓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芽的顶端分生组织、茎的形成层细胞。 4. 影响因素(1 )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2 )外部因素:温度等可影响细胞周期,低温时,细胞周期变长。【典题 1 】下图 a→d 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 为一个细胞周期 B、c 段结束 DNA 含量增加一倍 C 、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 d段D、b和c 为一个细胞周期(二)生物体内的细胞分类从增值的角度来看,可将细胞分为三类: 1. 连续分裂细胞: 在细胞周期中连续转运因而又称为周期细胞, 如人体内的表皮生发层细胞、造血干细胞, 植物的根尖分生区、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形成层等。 2. 暂不分裂(休眠)细胞:又称 G 0 期细胞,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如淋巴细胞、肝细胞、肾细胞等。 3. 不分裂细胞:不可逆地脱离细胞周期,不再分裂。如神经、肌肉、多核细胞等。(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1. 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复制→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 2.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和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体细胞 2n) 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 2n 2n 2n 4n 4n→ 2n 染色单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