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维生素c生产工艺》.ppt

格式:ppt   大小:132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维生素c生产工艺》.ppt

上传人:文库姐姐 2022/6/6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维生素c生产工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维 生 素 概 述
维生素C生产工艺
Date
1
编辑ppt
概 述
基本概念
维生素是生物体内一类量微、化学结构各异,具有特殊功能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大多需从外界摄取。维交换树脂酸化,在50-55℃下减压烘干,得粗品维生素C。
Date
12
编辑ppt
3、两步发酵工艺
Date
13
编辑ppt
3、两步发酵工艺
2-***-L-古龙酸
[内酯化,烯醇化]
[生物转化]
假单孢菌
D-山梨醇
维生素C(L-抗坏血酸)
L-山梨糖
[氧化]
醋酸杆菌
Date
14
编辑ppt
3、两步发酵工艺
(1)D-山梨醇的化学合成
50%葡萄糖溶液在75℃下加入活性炭,,加镍催化剂,通氢气, ,反应温度140℃。反应结束后,静置沉降出去催化剂,反应液经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处理后,减压浓缩,得到含量60-70%的D-山梨醇,无色透明或微黄色透明粘稠液体,收率约97%。
Date
15
编辑ppt
3、两步发酵工艺
(2) 2-***-L-古龙酸的微生物发酵
第一步发酵:黑醋酸杆菌(从D-山梨醇到L-山梨糖)
第二步发酵:葡萄糖酸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混合培养
发酵罐:气升式反应器,100立方米。
(3) 2-***-L-古龙酸的分离纯化
发酵液中:2-***-L-古龙酸8%,杂质有菌丝体、蛋白质和悬浮的固体颗粒等。除杂操作:加热、离心。
Date
16
编辑ppt
莱氏法是最早生产维生素C的方法,其以葡萄糖为原料,先经黑醋菌发酵生成L-山梨糖,再经***化及NaClO 氧化、水解得到2-***-L古龙酸钠,然后进行化学合成得到维生素C。
此法存在着很多缺陷,如生产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人们不断对此工艺进行改进。
Date
17
编辑ppt
两步发酵工艺
发酵:此法省略了***化和NaClO 氧化过程,简化了工艺,极大地改善了操作环境。除主耗山梨醇消耗较高外,其他辅料消耗较低。且多为液体反应,物料输送方便,更有利于生产连续化和操作自动化。但此法仍存在很多缺点,如占地面积大、发酵基质浓度低、在高湿高温条件下染菌机率高、设备利用率低、后续处理能耗高等问题。在未来的工艺优化过程中,除了进行发酵工艺改进外,更应注重优良菌种的选育。发酵液的提取工艺是维生素C 生产行业中较为重视的问题。经过两次发酵后,发酵液的含量仅为6 %~9 % ,且残留有菌丝体、蛋白质和悬浮微粒等,分离提纯较为困难。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加热沉淀法和化学凝聚法。针对以上两种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一种新的处理方法———超滤法在维生素生产中得以应用。此法具有操作方便、节能、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等优点。此法与加热沉淀法相比,可在常温下操作,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且为后步树脂交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减少了树脂的污染,从而有利于提高树脂的使用率。与化学凝聚法相比,在处理染菌的发酵液时仍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随着新型膜材料技术的开发,如陶瓷膜、不锈钢膜等的应用,超滤法的应用效果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国内外正在探索反渗透、纳滤等后序处理新工艺的应,用完善工艺联结。
Date
18
编辑ppt
两步发酵工艺
转化工艺  (1) 酸转化法。传统的酸转化法是采用浓HCl 将古龙酸直接转化为Vc ,但酸转化对设备的腐蚀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产品质量,现已逐渐被碱转化法所取代。(2) 碱转化法。碱转化法是先将古龙酸与甲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古龙酸甲酯,再使用NaHCO3 进行碱转化,使古龙酸甲酯转化为Vc-Na。采用此法可避免酸转化的缺点,且操作简单,适用于Vc 的规模化生产,但是碱转化存在着反应周期较长,甲醇单耗高。目前有些单位及生产厂家研究采用CH3ONa 代替NaHCO3 进行碱转化,此法转化率高,可达9216 % ,但质量较差,且甲醇钠价格贵,造成成本较高。
酸化 酸化是将维生素C-Na 转变为维生素C 的过程。目前采用的普遍方法是硫酸酸化法和树脂交换法。采用硫酸酸化操作简单,但要控制好甲醇的浓度和pH 值,才能使硫酸钠与维生素C 分离出来,从而提高Vc 的质量。采用氢型离子树脂交换设备庞大,操作复杂,且需经常再生树脂,增加了酸耗,酸液大量排放污染环境。目前有些单位及个人正在探索使用电渗析法代替传统的酸化方法,此法过程简单,能耗低,投资少,转化率高,可望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综上所述,我们在以后的维生素C 工艺发展过程中,要以两步发酵法为基础,不断优化工艺,同时借鉴国外的新技术、新信息,避免低水平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