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参考新农村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导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考新农村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导则.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2 2022/6/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考新农村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导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导则
第一章总则
目的
为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对我市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特制定《徐州市社部门有关规划进行布点。
公共设施配套指标体系
共设施配套指标.
公共设施配套指标按每千人1000〜2000m2建筑面积计算。
.1配置,建筑规模参照表3.2执行。
表3.1公益型公共建筑项目配置表
一般应设置有条件设置
1.村(居)委会

2.幼儿园、托儿所

3.文化站(室)

4.老年活动室

5.卫生所、计生站

6.运动场地

7.公用礼堂

8.文化宣传栏

表3.2公益型公共建筑建设规模
公共建筑项目
建筑面积服务人口
备注1.村(居)委会
100~500
行政村管辖范围内人口
2.幼儿园、托儿所
150-600
所在村庄人口
2-6班
3.文化站(室)
50~300
同上
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4.老年活动室
30~100
同上
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5.卫生所、计生站
50-100
同上
可设在村(居)委会内。
6.运动场地600〜2000m2(用地面积)

〉300

同上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7.公用礼堂
300-1000
同上
可与村(居)委会、文化站建在一起。
8.文化宣传栏
长度〉lOm
同上
可与村(居)委会、文化站建在一起或设在村口、绿地内。
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根据市场需要按照规划进行选址、安排用地。商业服务型公共建筑建设规模参照表3.3执行。
表3.3商业服务型公共建筑建设规模
村庄规模(人)
800—1500
1500-3000
3000以上
建筑面积(m2)
〉150
〉200
公共设施的布点

〉300

公共建筑排列方式
第四章住宅
住宅规划设计原则
住宅应以双拼式、联排式为主,积极引导公寓式住宅建设,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
重点研究住宅建筑组群的组织形式,应结合地形避免单一、呆板的布局方式。空间围合丰富,户型设计多样。
住宅设计应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节能的原则,积极推广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并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住宅建筑风格应适合农村特点,体现地方特色。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或祠堂等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
住宅建设标准
: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村庄,每户宅基地不超过135m2;人均耕地大于1亩的村庄,每户宅基地面积不超过200m2。具体按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
:小户不超过180m2,大户不超过250m2。
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
住宅日照间距标准由县(市)、贾汪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照《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另行制订。
,其中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

平面功能应基本齐全,布局合理,方便农民生活。
各功能空间应减少干扰,分区明确,实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净污分离。
应注重对院落空间的组织,为住户提供适宜的室外生活空间。
住宅立面设计
立面应突出地方特色,简洁大方,屋面以坡屋顶为主。外墙材料立足于就地取材,色彩应与环境协调。
第五章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应结合功能要求,新建村庄道路应便捷顺畅,整治村庄应以整治现状道路为主,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道路等级与宽度
村庄主要道路路面宽5-7米,宅间道路路面宽2-3米
停车场
住宅建筑停车按每户1个停车位的标准配置,其中私家农用车停车场地宜集中布置,低层住宅停车可结合宅、院设置。公共建筑停车场地应结合车流集中的场所统一安排。
给水工程规划
有条件的村庄可布置给水管网,条件不充分的村庄近期可采用压水井,远期布置给水管网。
在水量保证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自然水体作为村庄消防用水,否则应结合村庄配水管网安排消防用水或设置消防水池。
排水工程规划
村庄排水体制一般采用合流制,有条件地区可采用分流制。污水排放前应结合当地情况采用化粪池、沼气池等方法进行处理后排入高效生态绿地污水处理设施。有条件地区可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污水资源化处理设施。
供电工程规划

供电电源的确定和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应以乡镇供电规划为依据,并符合建站条件,线路进出方便和接近负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