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a.使用前应首先检查整个装置是否漏液(漏水)、漏气。
若是新的启普发生器,在检查前还应把球形漏斗及导气管活塞等磨砂部分先薄薄地涂上一层凡士林[图①(a)],并插入磨口内旋转,使之装配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a.使用前应首先检查整个装置是否漏液(漏水)、漏气。
若是新的启普发生器,在检查前还应把球形漏斗及导气管活塞等磨砂部分先薄薄地涂上一层凡士林[图①(a)],并插入磨口内旋转,使之装配严密[图②(b)],然后检查是否漏液、漏气。
 
检查漏液、漏气的方法:打开导气管的活塞,从球形漏斗口注入水至充满半球体,检查半球体的下口塞是否漏水。若漏水,则将塞子取出,擦干、塞紧,或更换塞子后再检查[图2(a)]。若不漏水,再检查是否漏气。检查方法是:关闭导气管的活塞,继续从球形漏斗注入水至漏斗1/2处时,停止加水,并标记水面的位置,静置[图2(b)],然后观察水面是否下降。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若漏气,则应检查原因,可从导气管活塞、胶塞和球形漏斗与容器的连接处去检查,并加以处理。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应的进行,反应物颗料变小,易漏入下半球体中,使反应无法控制。为防止较小反应物的漏下,可采用下面的办法。
加一多孔的橡皮圈。从橡皮塞,或从废自行车内胶胎,切下一块大小合适的圆形橡皮片,在橡皮片中间打一大孔(能恰好紧套在球形漏斗颈的相应部位),大孔周围打许多小孔或剪成许多小细齿[图5(a)],然后把多孔(或多齿)橡皮圈套在球形漏斗颈上[图5(b)],装上容器,使橡皮圈恰好挡在缝隙处。
 
也可在孔道上填塞一些玻璃纤维;或堆放些碎玻璃管,或放置一圈小玻璃球(直径7~8mm);或用尼龙绳(或塑料电线外皮)缠绕在球形漏斗颈的合适部位。
c.注入液体(或溶液)反应物。
可将液体(或溶液)从球形漏斗注入。注入时应先开启导气管的活塞,待注入的液体一直与固体接触后,即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再继续加入液体至液体进入球形漏斗上部球体的1/4~1/3处,以便反应时液体可浸没固体。不要过多,否则在反应中液体可能冲入导气管。
d.试用。
将固体和液体(或溶液)反应物都按上述操作装入后,打开导气管活塞,液体就从半球体进入球体[图6(a)]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就由导气管逸出。然后关闭导气管的活塞,由于球体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半球体和球形漏斗。这时液体与固体脱离接触,反应自动停止[图6(b)]。上述试验说明装置功能正常,可正式使用。
 
e.反应中途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添换方法。
通常在反应中,固体反应物将近用完或液体(或溶液)浓度变稀时,反应变得缓慢,生成的气体不够用,则应添加固体或更换液体(或溶液)。
添加固体的方法:先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将球体内的液体压出,使其与固体脱离接触,然后用橡皮塞塞严球形漏斗的上口(防止球形漏斗里的液体下降冲入容器球体部分,使反应发生)。再拔下导气管上的塞子,将固体从导气管塞孔添加(图
7),然后,重新塞紧带导气管的塞子,再拔下球形漏斗口上的橡皮塞。
 
中途添换液体(或溶液)的方法:比较方便而又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将液体压入球形漏斗中,然后用移液管将用过的液体抽吸出来(图8)。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