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十一讲——
硝基化合物和脂肪胺
3、胺的碱性
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4、酰基化反应的应用
2、胺的结构
开始讲课
本课要点
总结
作业
返回总目录
含 氮 化 合 物
І) 硝基化合物
II) 胺
(④N-甲基苯胺
2、①丙胺、②2-氨基-1-丙醇、③3-氨基-1-丙醇
4、①苯胺、②对氯苯胺、③对硝基苯胺、④对溴苯胺、
⑤对甲氧基苯胺、⑥2,4-二硝基苯胺
3、①丙胺、②3-氯丙胺、③1-氯丙胺、④2-氯丙胺
②>④ > ① > ③
① > ③> ②
① > ② > ④ > ③
⑤ > ① > ④ > ② > ③ > ⑥
-
成盐:
(二)烷基化和酰基化
1、烷基化
NH2
NH2·H2SO4
+H2SO4
强酸弱碱盐
遇强碱
用途:分离提纯!
伯卤代烃和有活泼卤原子的芳卤化物
醇、 酚
胺
遇到
RNH2
..
+RCH2Cl
[RNH2CH2R]+Cl-
[RNH(CH2R)2]+Cl-
RCH2Cl
NaOH
RNHCH2R
NaOH
RN(CH2R)2
[RN(CH2R)3]+Cl-
仲胺
叔胺
季铵盐
2、酰基化——注意用途
仲胺的反应类似!
叔胺无此反应!
用途一:鉴定伯胺/仲胺。(多数为结晶固体,经熔点测定可推断出原来的胺)
R-NH-H
R-C-O-C-R
O
O
+
O
R-C-NHR
用途二:与叔胺分离。(酰胺不与酸作用成盐,叔胺能)
R-CONHR
R-CONR2
H+ or OH-
RNH2
R2NH
+ RCOOH
—Cl
练习3:用化学方法分离提纯
三乙胺
二乙胺
乙酐
稀HCl
多次
提取
×
CH3CON(C2H5)2
液体
(C2H5)3N·HCl(盐)
水层
CH3CON(C2H5)2
油层
用途三:在芳胺的氮原子上引人酰基。
一是引入永久性酰基。
二是引人暂时性的酰基起保护氨基或降低氨基对芳环的致活能力。
在酰基化中,有一个重要的分离和鉴别胺类的反应
★ ★——兴斯堡(Hinsberg)试验法
NO2
Fe/HCl
NH2
NHCOCH3
NH2
乙酐
H+ or OH-
磺酰化试剂:对甲基苯磺酰氯
-S-Cl
H3C
O
O
(TsCl)
-S-OH
H3C
O
O
(TsOH)
或:苯磺酰氯
-S-Cl
O
O
RNH-H
R2N-H
鉴别:
分离提纯:
混合胺
第一步:加入(TsCl+NaOH+H2O)
不反应(油状物)
第二步:过滤
-S-NHR
H3C
O
O
-S-NR2
H3C
O
O
NaOH
不溶于碱
溶于碱中
提取
油状物蒸出
(叔胺)
(固体)
(固体)
(三)亚硝化
分解
N2↑+R+ +X-
[R-N≡N:X-]
+
NaNO2
HCl
RNH2
ArNH2
R2NH
ArNHR
R3N
ArNR2
ROH+N2↑+H2O
00C
00C
[ArN N]+Cl-
H2O
Δ
ArOH+N2↑
R2N=O
(黄色油状液体)
ArN
N=O
R
(黄色油状液体)
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绿色固体
正丁胺
二乙胺
二甲乙胺
练习4:
NaNO2/HCl
0℃
N2↑气泡
黄色油状液体
无现象
(四)氧化反应:芳胺很容易被氧化,其过程复杂。
NH2
K2Cr2O7
H2SO4
漂白粉
溶液
空气
MnO2
H2SO4
被氧化为带颜色的物质
O
O
苯醌(橙黄色)
苯胺黑(黑色染料)
显紫色(可用于苯胺的鉴别)
芳胺容易被氧化,要想氧化芳胺环上的其它官能团而不损害氨基,就必须先将氨基“保护”起来。
保护氨基的方法:先进行酰基化反应,待其它反应完成后,再将酰基水解掉。
提醒:此方法常用,请记住!!
补充:异腈试验——伯胺的特性反应
鉴 别
NHCOCH3
CH3
NH2
COOH
NH2
CH3
(CH3CO)2O
NHCOCH3
COOH
KMnO4
H2O
H+ or OH-
第三十一讲——总结
一、重点掌握—NO2还原为—NH2的反应
二、熟练判断不同胺的碱性强弱
三、会用不同的方法鉴别、分离伯、仲、叔胺
四、用什么方法保护氨基?
注意酰基化——兴斯堡反应
季铵碱>脂肪胺>氨>芳胺>酰胺
反应——还原剂
第三十一讲——作业
一、比较碱性强弱(排序)
1、NH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