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研究论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现村级组织“有钱办事”, 是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保证。近年来, ** 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 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市社会总面积 2 万平方公里, 下辖 128 个乡镇(场), 1343 个行政村。 2014 年底统计, 全市无集体收入的村 615 个, 占行政村总数的 % 。村集体经济薄弱, 严重制约了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的发挥。为了破解这个难题, ** 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 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1. 坚持统筹谋划, 形成发展合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市委高度重视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市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 以市委办和政府办文件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 ** 委办发〔 2014 〕 32 号), 明确提出三年内消除“空壳村”, 到 2017 年底前, 全市集体经济收入 2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 50% 以上, 10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 20% 以上的目标任务。市委紧密结合** 实际, 启动实施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计划, 确定了“三个一批”的工作思路:选择 200 个有资源、有企业、相对富裕村,加大政策投入, 全力提升一批, 打造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示范村”; 对集体经济发展一般的村, 帮助找准自身发展优势, 规划引导, 多方扶持, 典型引路, 尽快壮大一批; 每年按照 15% 比例确定薄弱村、贫困村, 通过整顿建设和驻村帮扶, 转化一批, 形成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市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纳入县乡村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 纳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采取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方式, 层层分解目标任务, 使各级党组织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目标, 并将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 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做出重大贡献的村干部给予奖励, 推动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把抓集体经济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三是强化力量整合。深化“部门包村”和“企业联村”活动, 向薄弱村和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 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 引导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纳入小微企业贷款范畴, 给予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动员各级财政、发改、国土、民政、农业、水利等部门, 发挥职能作用, 将资金、项目、技术等向农村倾斜, 加强协调服务,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强化典型带动。市委注重发现和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 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 利用省市新闻媒体, 大力宣传** 市范杖子村、建平县小平房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经验。在全市组织开展拉练观摩活动, 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市委常委、各县(市) 区委书记、组织部长、组织科长、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参加, 观摩了**县** 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6个现场, 并召开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议, 通过经验交流, 典型带动, 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 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发展能力。 2. 坚持因村施策,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全市重点培育推广七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一是盘活集体资产。对农村废弃的大棚、弃用的校舍厂房、破旧的村部、闲置的“四荒”资源等, 进行全面核查, 通过租赁、变卖、转让等方式盘活资产, 增加集体收入。** 县柳城镇拉拉屯村把废弃沙坑填平新造 10 亩土地,出让使用权 10 年,平均每年为村级组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万元。西营子乡姜杖子村利用荒山资源, 围山圈地, 养殖野生鸡, 通过销售野生鸡蛋和“溜达鸡”, 每年获得集体收入 10 万元。二是合理开发资源。充分借助资源优势, 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形成“一村一品”格局,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平县小塘镇道虎沟村采用尾砂回填治地的方式, 以每年治理 200 亩土地的速度,对瘠薄山地进行综合治理,种植绿色纯天然有机小米,每年可带来 10 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市龙潭镇前井子村利用市政府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 建设高效标准温室大棚 150 栋,发展以蔬菜种植和棚栽果树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年增加集体收入 34 万元。三是发展合作经济。在保护地、畜牧业、林果业等主导产业基础较好的村,村级组织通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支部+ 龙头企业+ 基地”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