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论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以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以及对策.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4/28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以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以及对策内容摘要:社会是由很多家庭组成的,就像一个个细胞一样,造就了当今社会,所以家庭的和谐关乎社会的安宁与发展, 但封建思想的影响、公众的不宽容、女性地位的低下、法律制度的缺失、救济渠道的不畅通以及女性维权意识缺乏等因素使家庭暴力屡禁不止。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无论在哪个地方, 这种现象都室友发生,它是侵害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 为社会所不容。本文将分析家暴的现状以及家庭暴力的危害和产生原因, 指出中国法律在此的缺陷, 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是呼吁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共同关注和协助,共同来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关键词:家庭暴力原因法律对策从古至今, 家庭暴力都是备受瞩目的话题, 是中外家庭常见的社会问题, 家庭暴力在我国更是严重, 影响的不单单是女性的心理健康, 还会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丧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妇女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这是 1999 年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召开的全球电视盛会的口号, 联合国更将每年的 11月 25 日定为“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以唤起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重视, 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我国 2001 年新婚姻法的出台,增加了关于家庭暴力的禁止性规定,它从人们的“家事”走向社会干预的层面,这是社会的进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婚内的战争已然造成太多的不幸, 大多数家庭暴力案件中的主体受害者因长期遭受***折磨和精神摧残却又寻不到合理的途径发泄, 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是造成社会不安的一个因素。一家庭暴力的含义“ 2001 年 12月 2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规定,家庭暴力即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 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1 1当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可见从法律的范围内对家庭暴力实施干预, 并且准予离婚的条件里增加了实施家庭暴力。可见家庭暴力已经不是自己关上门的“家事”, 已经成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 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严重者要收到法律制裁。二、家庭暴力的现状在我国, 家庭暴力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且大多都认为是自己的家事, 家庭暴力受害者中绝大多数为家庭妇女, 男女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是天性, 所以为男人使用家庭暴力提供了先天条件。家庭暴力多发生在知识水平不高, 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家庭, 但是据调查家庭暴力已经由农村向城市, 由低素质人群向中高素质人群蔓延, 不乏干部,教师,法制工作者等高素质人群。三家庭暴力的特征 1. 行为的隐蔽性。家庭暴力的实施多在家里, 只有施暴者和受害者,没有其他知情者,很是隐蔽, 其他人更不愿意干预这种所谓“家事”,受害者怕传出去会使家庭矛盾激化,影响家庭的稳定,只有等到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受害者才会像社会求助。 2. 发作的反复性。施暴者与受害者的关系为同一家庭成员, 长期共同生活, 所以家庭暴力不是一次两次, 而是持久、长期的暴力侵犯。施暴者与受害者经历对峙—施暴—修复—亲密在反复从对峙开始,如此循环,直到一方忍无可忍,出现刑事案件。 3. 后果的严重性。家庭暴力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它伤害被害人的身体, 折磨被害人的精神意志, 最后导致受害者明知犯法, 也要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