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温病方运用体会.ppt

格式:ppt   大小:726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病方运用体会.ppt

上传人:小落意心冢 2022/6/7 文件大小:7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病方运用体会.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RESENTATION
温病方运用体会
一、使用银翘散效果不好的原因 2、煎服法不正确
吴鞠通的解释是“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病过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毒饮时时清扬法”。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位置在中焦,主一身之表。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医学衷中参西录》则言:“外感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若热入气分致高热,脉洪大者,生石膏要重用,少则120克,多者250克。前人《吴鞠通医案》中治赵姓太阳痹案中,其方用生石膏六两,并云:“(治痹)六脉洪大已极,石膏少用,万不见效,命且难保。”又治一停饮兼痹脉洪,向用石膏无不见效,……自月服药至十月,石膏将近百斤之多。”吴氏之言乃砺练之谈;
《用药法相》言知母:“泻无根之肾水,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能滋阴润燥,清热泻火,除能顾及本病热盛伤阴之虑,与石膏配伍用于本病又治疗高热口渴,汗出。
《本草正》言金银花:“善于化毒,固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本品甘寒入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临床常用20g以上,现代药理学证明它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也能抗炎解热。《药品化义》言连翘:“总治三焦诸经之火……一切血结气聚,无不调达而通畅也。”不但能清三焦之热,还能入血分而散结气,适用于本病出现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患者,临床常用15g~30g。金银花与连翘配伍,清热解毒,并能走表达邪。
《本经逢原》言生地:“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加用之。”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犹适用于本病热入营分,或过用激素化燥伤阴者,一般用量30g以上。由于本品甘寒滋腻,脾胃虚弱患者仍需慎用。《名医别录》言羚羊角:“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皮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本草纲目》亦言:“肝主风,在合为筋……经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由此可见,本品除了能平肝熄风,清热解毒,还能治疗因热毒之邪所引起的关节疼痛。生地和羚羊角配伍共入营分,而清营中之热。
清瘟败毒饮用于***Still病发热的临床体会

本病虽不完全循卫-气-营-血路径入里传变,但热毒之邪常往返于气营之间。流于气分则发热、咽痛、肌肉骨节疼痛;伏于营分则热退,皮疹显现。依照这临床特点可说明疾病的主要病机仍在气营两分。

临床所见,***Still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高热,体温有高达40℃以上者,多有明显的外感邪毒病史,因此,感邪后很快从阳化热,热壅血脉,痹阻骨节,亦极易直接感受热毒,滞留骨节,故选取药时应首择清热解毒之品。现代药理研究,此类药物具有调节免疫机制;减少渗出;抗炎抗菌;清除抗原;抑制抗体产生等功效。
清瘟败毒饮用于***Still病发热的临床体会

因痹热证乃热毒炽盛,滞留于经络骨节所致,药物必须量大力宏方能直至病所,祛除病邪。否则,热壅血瘀,日久化痰成瘀恐成顽痹。痹热者,多为热毒炽盛,热入卫气营血所致,因此常重用白虎汤之生石膏、知母;银翘散中之金银花、连翘;犀角地黄汤中之犀角(羚羊角代)、生地;小柴胡汤中之柴胡、黄芩于一炉,共同加强其清热解毒作用。
《药品化义》言柴胡:“治寒热往来,疗疟疾,除潮热。”疏散退热功效甚佳,为治疗邪在少阳的主药;临床可用至15~30克;《滇南本草》言黄芩“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除六经实火实热。”具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等功效,临床可用之15克以上,二者配伍,具有和解少阳,疏散肝胆郁热的作有。用于***斯蒂尔病发病时出现的热犯少阳,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邪正相争,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等症尤为适宜。
清瘟败毒饮用于***Still病发热的临床体会
《本草衍义补遗》言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医学衷中参西录》则言:“外感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若热入气分致高热,脉洪大者,生石膏要重用,少则120克,多者250克。前人《吴鞠通医案》中治赵姓太阳痹案中,其方用生石膏六两,并云:“(治痹)六脉洪大已极,石膏少用,万不见效,命且难保。”又治一停饮兼痹脉洪,向用石膏无不见效,……自月服药至十月,石膏将近百斤之多。”吴氏之言乃砺练之谈;《用药法相》言知母:“泻无根之肾水,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能滋阴润燥,清热泻火,除能顾及本病热盛伤阴之虑,与石膏配伍用于本病又治疗高热口渴,汗出。
清瘟败毒饮用于***Still病发热的临床体会
《本经逢原》言生地:“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加用之。”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犹适用于本病热入营分,或过用激素化燥伤阴者,一般用量30g以上。由于本品甘寒滋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