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病毒与人类健康
一、艾滋病基本知识
2
全球累积感染艾滋病病毒和死于艾滋病病毒的人已经超过6000万,目前仍然存活着的感染者和病人共约4000万。90%以上的感染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被感染者(90%左右)并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等体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其他体液,包括唾液、眼泪等的含量都很少,尚不足以构成传染。
病毒特征决定了传播途径。
19
HIV-2:分离出的时间较晚,与猴免疫系统病毒的同源性较高,其致病能力较弱,主要起源于西非,结构同HIV-1基本相同
目前研究已知HIV病毒分为两个类型
HIV-1:发现早、致病力强,主要起源于中非,流行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的艾滋病患者主要都是由于HIV-1感染造成的
20
HIV是如何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艾滋病发病机制
CD4+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 细胞数量破坏减少和功受损,且其它的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
21
1、CD4细胞直接损伤作用
通过高水平HIV的复制,导致CD4细胞溶解和破裂。
HIV在细胞的复制后,以出芽方式释出时,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死亡。
HIV能抑制细胞膜磷脂合成,使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受到破坏。
HIV感染骨髓干细胞,使CD4细胞产生减少。
22
2、 CD4细胞间接损伤作用
HIV游离的gpl20可以与未感染的CD4细胞结合,作为抗gpl20抗体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的抗原,使CD4细胞成为靶细胞,而受到杀伤细胞的攻击。
受HIV感染的CD4细胞表面有gpl20表达,它可以和未受感染的CD4细胞的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的多核细胞,因而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和破坏。
23
3、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其它因素
Th细胞的CD4受体被gpl20封闭,影响了免疫功能;
HIVgpl20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抗CD4结合部位的独特型抗体,此抗体是抗CD4受体的抗自身抗体,从而阻断和损伤CD4细胞的正常免疫功能;
受HIV感染的细胞因受HLA-1类抗原影响而改变,被免疫系统清除;
受HIV感染的细胞对其他病原体易感性增强,造成双重感染而遭破坏。
24
常见的HIV的易感细胞及其所致疾病
CD4+细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脑中的小胶质细胞 HIV相关痴呆症
肠上皮细胞 肛门癌,慢性腹泻,肠道孢子球菌病
皮肤的郎格罕细胞 卡波西肉瘤,斑丘疹
心肌细胞 心肌炎
了宫颈上皮细胞 宫颈癌
25
病毒感染与复制
T4细胞
吸附靶细胞
外衣溶解,核心内容物释放
DNA复制与整成
成分合成
装配
释放
26
27
艾滋病的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T4细胞
HIV致病机理
吸附
侵入
逆转录
基因组整合
与表达
释放
28
AIDS可分为三期:
窗口期
潜伏期
临床表现期
29
人体感染HIV的最初几周中,病毒在体内繁殖很快,并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感染上HIV到相应抗体产生需要1-3个月的时间,平均约45天,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窗口期血液HIV抗体检测为阴性。
窗口期
30
潜伏期
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无症状时期,称为“潜伏期”。
持续时间可短至数月,长至15年以上,平均为5-10年。
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可能与患者本身免疫功能、HIV病毒的种类、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人体感染HIV后的营养、健康状态等有关。
31
临床表现期
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常见症状:低热、消瘦、乏力、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囊虫病、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
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
32
艾滋病症状
33
艾滋病症状
34
艾滋病病毒是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主要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的破坏直接导致免疫功能衰竭。这样,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力就变得非常低下,在免疫力非常低下的情况下,对正常人来说很小的疾病或者感染,如腹泻,在艾滋病病人身上却可能无限制地恶化,最后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