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临床检验基础学实验指导血液常规检验
一、微量吸管的使用、毛细血管采血、计数板的鉴定与使用
【实胞稀释液将全血稀释一定的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充入血细胞计数池,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实验试剂】:白细胞稀释液
【实验器材】:显微镜、改良Neubauer计数板、试管、微量吸管、玻璃棒
【实验方法】:准备:取活洁干燥试管一支,。
采血部位按摩t75%乙醇棉球进行刺针部位皮肤消蠹t待洒精挥发干
(否则血流不成滴)t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针t擦去第一滴血t准确吸取20ul血液T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T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管尖外围余血后T将血液轻轻释放到稀释液底部T回吸上活液2-3次T混匀T室温静置至液体变为棕褐色即红细胞破坏完全T活洁计数板、盖玻片T充池T静置2—3min待细胞下沉t低倍镜下计数四角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t计算t报告。
计算:WBC=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可/4X10X20X106=N/20X109/L
【注意事项】:
1. 采血部位应选择皮肤完整,不能有烧伤、冻疮、发叩、水肿或炎症。
2. 针刺应迅速,深度适宜(约2—3mm。待血液自行流出,擦去第一滴血。
3. 稀释液要过滤使用,试管、计数板均须活洁,以免混入杂质被误认为白细胞。
4. 加稀释液、血液量应精确,以保证稀释倍数。
5. 计数池内细胞分布要均匀,每个大方格问白细胞数差异不得超过均值的±10%,否则要重新充液计数。
6. 严格掌握计数原则,以免人为扩大或缩小计数区域。
白细胞数量过高时,可加大稀释倍数,反之白细胞过低时可计数8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或加大取血量。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DQ
【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法外周血分类计数的方法、各种白细胞的镜下形态。
【实验原理】:将血液制备成涂片,经瑞-吉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通常分类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白分比。
【实验试剂】:瑞—吉氏复合染液
【实验器材】:显微镜、外周血标本片、香柏油、擦镜纸、活洁剂
【实验方法】:准备:血涂片制备及瑞-吉氏染色待干
低倍镜下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的区域T转油镜按一定的规律移动视野,依次进行分类计够100个白细胞T算出各种白细胞的白分比T报告
【注意事项】:
1. 涂片制备要厚薄适中、均匀、头体尾分明。
2. 分类时要有程序地连续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野。
3. 分类中如见幼红细胞,不计入100个白细胞内,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幼红细胞多少个来报告,并应注明其所届阶段,
4. 分类中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染色及其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如疟原虫)及其他异常所见。
五、白细胞计数(WBG及分类计数(DC)
【实验目的】:掌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原理、方法与结果报告
【实验原理】:
白细胞计数原理:用白细胞稀释液将全血稀释一定的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充入血细胞计数池,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将血液制备成涂片,经瑞-吉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通常分类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白分比。
【实验试剂】:白细胞稀释液、瑞-吉氏复合染液
【实验器材】:显微镜、改良Neubauer计数板、试管、微量吸管、玻璃棒、载玻片、推玻片、香柏油、擦镜纸、活洁剂
【实验方法】:准备:,。
2. 取活洁干燥载玻片,边缘光滑活洁推玻片各一张。
采血部位按摩t75%乙醇棉球进行刺针部位皮肤消蠹t待洒精挥发干(否则血流不成滴)t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针t擦去第一滴血t准确吸取20Ul血液T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管尖外围余血后T将血液轻轻释放到稀释液底部T回吸上活液2-3次T混匀T另取血一滴丁载玻片的右端T立即推制血膜T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T活洁计数板、盖玻片T充池(静置2—3min待细胞下沉)t低倍镜下计数四角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t将干透的血膜进行瑞-吉氏染色T油镜下分类计数T计算T报告。
六、红细胞计数(RBC、Hb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红细胞计数,Hb测定原理、操作方法,规范的报告结果
【实验原理】:
红细胞计数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滴倍数,充入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得内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Hb测定(HiCN法)原理:血红蛋白被高铁袱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